[color=White] 近日,看到几条消息:
财政部宣布,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国家成品油征税范围扩大,增列成品油税目,原汽油、柴油税目作为该税目的两个子目,同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目。这是一条。
第二条,重点加大了大排量和能耗高小轿车、越野车的税收负担,相对减轻了小排量车的负担,体现出对生产和使用小排量车的鼓励政策。
第三条是,去年前6个月我国总共出口759万吨成品油,同比大幅增长48.6%,而同期成品油进口却从前年上半年的增长34.1%转变为下降21.1%,至1570万吨,6月份的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22.6%。也就是说,国内一边在闹“油荒,一边却大量把油卖到境外去。全国两会期间,有一个政协委员痛斥中国石油总公司,去年决策失误,想趁高价增加出口原油,想在价低时再回购,结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一脚踏空,这一失误却得由公车人民来买单。
还有一个消息是,这两天柴油供应又紧张了,原因是批零倒挂,导致部分个体加油站停止供应柴油,有一半的供应点已经不供柴油。又造成市场恐慌。
四条消息综合起来,发现一个情况,在中国,政府对市场的反应是何其迟钝,改革措施的出台是何其缓慢,国有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何等低下,而决策失误又是何其轻飘飘,到时候谁也没责任,倒霉的是大家。
计划经济时代,大到汽车坦克,小到针头线脑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调配,生产、销售高度集权,理论上是应需定销、以销定产,100%正确,实际上却搞得国人吃不饱,穿不暖。计划一放开,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但是国家垄断的几个产品,却时不时会出现问题,前几年是电力,接着是成品油,本来国家计划控制的没什么东西了,但是出问题的偏偏就是这几样。国际市场油价由生产输出国组成合作组织来调控,即使价高了,但供应总会有保障,政府的政策也要随着这些大财团的行为进行政策制衡,这样谁也不敢为所欲为,市场反而平衡。而我们呢,民间对小排量车子要求放宽政策的呼声已经有了很久了,要求开征燃油税的说法快有十年了,到现在为止,政策还是忽明忽暗。电力呢,开始控制上电厂,一紧张,就不够开一半的电量了,这两年各地又开始大上,不知道过两年又是个什么局面,可能又多了。这时候生产企业叫了,国家又会出台保护政策,成本又由国人支付。可见国有集权控制的体制和机制,实在还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垄断实在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