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一,夏至节气。雨下了一整天,几乎没停过。
上午醒来又是9点。9点半下楼,喝一小碗泡饭,这就快到10点了。
雨天无事可做,决定继续试做面包。家里没有牛奶,全用奶粉代替。将450克高筋面粉,250克冷水,50克奶粉,40克白糖,4克盐,5克酵母粉,丢进厨房料理机自动搅拌,几分钟后,面粉成团,却发现忘记加鸡蛋了。停机加蛋,再搅拌,发现湿了。六七分钟后,再加化开了的两块黄油,觉得可能不够,再加点橄榄油,继续搅拌。又搅拌了十来分钟,觉得搅拌得差不多了,停机检查,却发现拉不出传说中的手套膜。是不是搅拌时间长了,把面筋破坏了的缘故?算了,还是取出来整形吧。
这个配方的面粉团,仍然没有做到面光手光盆光,只好取点面粉撒在案板上,手工揉,面团总算成形了,看来下次可以交加一二十克水。将面粉团分成大小不均等的十份,揉圆,盖上保鲜膜,松弛10多分钟后,开始按孙医师推荐的方法,制作毛毛虫面包。由于第一次做,基本功不过关,面饼摊得形状不均匀,厚薄不均匀,切条的时候长短不均匀,卷的时候手法不一致,做出来的面包胚子也神态各异。不过,好歹卷成了半成品。放到烤箱烤盘中,箱下部放杯开水,30度发酵1小时。
趁这时机,做了中饭,吃完,洗刷好。12点多,看烤箱中发酵好的面包胚子,个个长得丰腴富态,争奇斗艳。拿出来逐个刷上收液,开机烤!150度烘烤25分钟,又加了180度3分钟上色。快1点钟了,面包终于烤好。拿出来一看,烤得还是有点过:表面颜色过深,底部微焦。不过比上两次可好多了,特别是中部拉丝不错,还比较软。
试吃了面包,午休。
下午,帮儿子修改他的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发现隔行如隔山,不大好下手。我修改的部分,基本是按给外行看,能不能打动人的标准进行。这报告写得有些简单,关键的技术部分,不知道他们不想说,还是没说清楚。
傍晚看气象消息,这三天,全区面雨量超过100毫米。梅雨下得这么集中,也是不多见的。流经小区的几条水沟哗哗作响,门前这条早就满了。小学时的周同学今天回老家逛,在朋友圈说老家打大水了,从图片上看,筠溪浊浪滚滚,奔涌而下,有些吓人。
提起老家,想起近日说过的一些事情。老妈说,前两天,村里的振平去世了。这位当年曾经是个汉子,比我略长几岁,今年尚不到60。我该有10多年没他了,他上回在奉化住院,是我介绍做医生的同学给他做的手术。手术很成功,他全家都很感激我,说他又可以外出挣钱了,让我很惭愧,想我又不是医生,也没帮什么忙。据说他这回的病,与上回不相干,但比上回险恶,终于要了他的命,真是一个苦命人。他母亲尚健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多年前还曾经送走了女儿——送了两回,也是苦命人。
近日又提起过一个小学时的女同学。前两天初中同学群有新同学入群。我看到名字,想起当年隔壁班确有这么一位女同学,但已经想不起当年她的面容,从她发在朋友圈的照片看,也丝毫唤不起我的记忆——那就是一位路人老太太。老妈说,她年轻时嫁至邻县,生了一个女儿,后离婚。离婚后与本地人结婚,生了个儿子,老公却因病离世。她独自一人打拼,在菜场卖猪肉,据说一人扛起半爿猪肉,能健步如飞。这么多年过去,老妈说不知道现在她的境况如何,我也不好在同学群中打听。不过,看她的朋友圈,又是旅游,又是卡拉ok,又是众人聚餐,看来不会太差。
儿子今日去了宁波。他的小伙伴上午参加了一个影片的开机仪式,他赶去拜会影视界的大佬和前辈,晚上来电,说明天把他们忽悠到雪窦山拜佛——之前他们为了影视顺利开拍,去普陀山拜菩萨了,儿子忽悠他们说,还应该拜拜雪窦山的大佛。没想到他们真来。儿子说明天让我陪一下?我想,这也是为雪窦山吆喝,算是公事吧。
这个夏至凉爽得让人无法想象。不过这都是暂时的,毕竟夏天已经来到了。晚上冒雨行5.7公里,两只鞋子完全进水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