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文修改成的论文

《从博文修改成的论文》
 
  参加市里组织的网上学院学习,有一项任务是要提交一篇调研文章。有好多年没写这些应景性的东西了,一下子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好写的,将今年春天博联社博友联谊会在大堰组织的主题笔会后的一个博文改头换面后,杜撰成一篇调研报告样的东西交差,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现摘录一下备忘。
 
————————————————————————————————————————————
 
[align=center]关于发展乡村游的几点思考
  
  ——以大堰镇为例[/align]

  金秋季节,大堰西畈的有机稻成熟了。连续两个周末去实地看了看,10月16日,领略了2011“稷之源”大堰之秋生态文化节开幕式盛况,与村里的农户、镇里的干部、有机稻的经营单位有过一些简单交流,感受颇多,想法也颇多。
 
  大堰的乡村游,真正起步也就四五年时间。大堰是个全山区镇,现在的大堰镇辖区,在1992年前有大堰、万竹、董李三个乡镇。改革开放早期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时候,这三个乡镇的经济实力都颇为雄厚。大堰的红木家具、工艺品,万竹的塑料齿轮,董李的电器开关等,都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特色产业。1992年后经两次乡镇撤并,大堰的镇域面积虽然扩大了,可是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加上大堰位于宁波及奉化城市重要供水水源地的上游,产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格,完全失去了依靠传统的工业致富的可能。工业发展受制之后,大堰回过头来,力图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取得突破。经过长期努力,大堰的竹笋两用山、高山瓜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可是,农产品那种多了贱,贱了少,少了贵,贵了多,多了又贱的现象反反复复,加上大堰山高路远,农产品的附加值难有提高,农民要有个稳定的收入,仍然难。
 
  四五年前,奉化周边的乡村游刚刚开始尝试。大堰镇政府竭力主张大堰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发展乡村游,可谓赶上了潮头。2006年9月,大堰初次尝试举办首届“乡土美食节”,经过媒体宣传,喜欢尝鲜的城市有闲阶层人士开始关注这个地方,当时的直接效果是镇上少有的几家饭店挣翻了。初步尝试收效明显,大大激发了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大堰举办了“天湖明翠乡土文化周”,邀请了30多家旅行社老总和周边的新闻媒体参加。活动举办时,镇里把农家传统的家底都亮给人看了,只是内容上有些单薄,开幕式各种民俗表演热热闹闹,但这些活动都难以持久。
 
  从2007年秋季开始,大堰确定把西畈梯田作为乡村游的亮点加以包装开发。这个建议最早是我在2006年下半年的时候跟大堰镇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我当时的考虑是:大堰万竹一带的农民特别勤劳,过去的冬天有种植油、麦的习惯。后来因冬种作物经济效益低下,山区的梯田大多荒着过冬。当时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当时已经名扬全国,西畈虽然比不上他们的规模,但是小有小的好处,一方面是造景的成本低,另一方面船小调头快,种油菜对全年作物的布局没有丝毫影响。同时,奉化周边没有类似的景区,应该说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008年春天,油菜花开时节,大堰镇举办了首届赏花摄影节。客观地说,第一年西畈的油菜花种得不够多,但是经过宁波各个媒体的炒作,来的各级领导不少,游客更多。据说,西畈村的村干部目睹了这一从未有过的“盛况”,都感觉不好意思了,连连自我批评,说今年没种好,明年一定要好好种。这一年开始,还同时举办了首届户外运动挑战赛,热热闹闹的场面吸引了游客的眼光,弥补了油菜花不足的缺憾。2009年春天,举办第二届赏花摄影节时,西畈的油菜花面积壮观了不少。那年,大堰规模最大的农家乐饭店“在水一方”和常照农家旅馆也开业了。花开最盛的季节,“在水一方”门口那段路上竟然出现了堵车现象。2010年,举办了第三届赏花摄影节,效果更好于上年。
 
  2010年,西畈旅游开始步入政府主导、企业化经营的路子,这年冬季开始,浙江稷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西畈承包土地,开始有机农作物的生产。他们把旅游与生态、与品牌、与科技紧密结合,尝试走一条新的路子。2011年春,举办了第四届文化节。这一年,还与全国唯一的实名制博客网站——博联社奉化博友联谊会合作,邀请全国各地的博友进入西畈,体验农家生活,欣赏生态自然,推广乡村生态旅游。与此同时,另一条线的户外运动旅游项目,也从最初的准专业运动,开始向大众参与的方向转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年轻人参与。
 
  应该讲,这四年中西畈的油菜花种得一年比一年多,乡村游名声一年比一年响,效果也一年比一年好。油菜花开的季节,这里人满为患,车满为患,人流带动物流,至少对在镇上从事服务业的商家和农户来说,经济效益是较为可观的。从今年开始,结合有机稻的规模化生产,乡村游的季节从春季为主,逐步开始向一年四季延伸,旅游产品也向多样化方向拓展。
 
  大堰的乡村游,是奉化各地乡村游中,做得比较持久,效果也比较好,而且最值得借鉴的一个。它不同于滕头、黄贤等大规模的造景式的旅游。大堰的旅游,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紧紧依托本地的现有资源,以小成本的政府投入开始起步,逐步引入产业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在经营上,放弃最初的门票经济思路,以自然生态、乡村景观,人文古迹带动体验式、自助式旅游。这些思路,总体上与现代旅游方式的转变相吻合。尽管大堰的乡村游走过不少弯路,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旅游的基础建设并不特别坚实,今后的发展方向需要谨慎把握,但是以五年左右的时间段来考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还是肯定的。
 
  由于对大堰的乡村游一直比较关注,曾经帮助出过一些主意,参加过一些活动,因此,对此还能提出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乡村游的定位要始终如一。今年大堰的文化节活动,冠之以“第四届”,当是从2008年的首届赏花摄影节开始计算的。我观察到大堰每年的活动主题都有所不同。个人觉得,活动主题变化太频繁不利于一个地方旅游品牌的推广。活动的内容可以不断创新,但是品牌口号应该相对固定,主题活动应该长期坚持。如油菜花开季节,刚好是经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开始向往户外生活的“开游”的好时机,赏花摄影的结合是个兴奋点,要作为大堰旅游的“卖点”紧紧抓住,这个品牌不能丢。今年的活动中虽然有博友的摄影笔会内容,但是高度不够。过去三届赏花摄影节的形式都是举行比赛,其实摄影活动,又何止比赛一个形式?稍动一下脑筋,可以策划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吸引人们的参与。
 
  二、乡村游要突出原生态。我认为,原生态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另一个是人文环境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大堰总体上做得不错。而在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方面,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这几年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大堰有不少村落村民的生产生活施设在改善,这是好事,但在改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村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重要的村落至少要留下一些原汁原味的样本。如大堰的前洋古宅的保护,应该是当务之急。镇上巴人故居等重要人文景观,周边房屋的改造,都要注意不能过于影响原貌。
 
  三、突出一个“慢”字。如果把大堰旅游的定位仅局限在“观景”上,那就有可能失去长久的生命力。大堰的乡村旅游,一定要重视“体验”这个元素。大堰镇今年提出一个“慢”字,简直是神来之笔。如何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心静下来?一定要从游客的心理分析着手,扎扎实实地做。举个例子,从溪口出发,经岩头到万竹到大堰,再从横山水库回到市区,正是溪口旅游集团帮助策划的自驾游环形线路。这条路一年四季风光各不相同,村落也各有特色。现在的问题是,路面总体上比较小,自驾的时候,想在路边停车歇脚,一怕影响其他车辆通行,二更怕自己不安全。是不是可以考虑沿线可以成景的地方,设一些简易的停车点?面积不需要太大,有两三辆车的位置即可。如西畈南面的那段公路,位于整个西畈的制高点的位置,有几个地方本来就是荒地,只要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停车。这可以随时让自驾游的人们,在路边停下来,或观山景或戏溪水,放松心情,增加逗留时间。再比如,在每个村合适的位置,设置一些原生态的石凳石桌,让游客来了可以坐下来歇脚,有条件的,可以在老年协会的活动室等处,开设茶室,卖茶卖水,让有阅历的老者与来客谈天说地,这些都是让游客“慢”下来的体验乡村淳朴风情的可做之举,不妨一试。
 
  四、让村民成为乡村游的参与者。旅游是外来客对陌生地域的探究,旅游者必须零距离地进入旅游目的地,才能获得旅游带来的愉悦的身心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旅游对村民的生产生活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除非旅游对他们带来好处,否则村民们难以成为乡村旅的积极支持者和长久坚持者。从现在看,除了少数村民们在旅游旺季,在游客出入频繁的路边摆个小摊卖点小吃,挣一点小钱外,大多数的好处,都让镇上的几家饭店和经营农副产品的商家得了。长期下去,有可能使乡村游成为小众得益的活动,新鲜劲过去之后,说不定会失去大众的支持。其实,游客的需求并不光在吃饭上,也不只局限在举办活动的时节。镇里可以指导农户多种养一些城里人喜欢的农副产品,如农家生产的猪牛肉、小花生、土鸡、黄豆、笋干、大米等,可以作为旅游商品推出。镇里不一定要集中收购,让村民家里贮藏着就行。只要多作一些宣传,让城里人在旅游的时候,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什么东西,让他们自己到村里找人去买,这传统的物产交易的形态,对游客来说也是一种体验,对农民来说,获取的价格可能会比市场上高出许多。只有村民中的多数人得益了,乡村游的气氛才会越来越浓,最后步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创新宣传形式,突出宣传兴趣点。今年春天大堰支持举办博联社博友主题笔会,是一次宣传推广旅游的新尝试,效果如何,还需日后检验,目前尚难下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一个地方的旅游感受,让别人讲,比自己讲更有说服力。大堰以后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精干的体验者队伍,进入大堰后进行深度游,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感受大堰旅游,说出大堰乡村游的精妙之处。这是借势借力的方面。另一个方面,宣传的主责永远要放在自己肩上。大堰要组织一些力量,精心谋划,认真操作好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我觉得这方面镇里需要大大加强。搞活动是一回事,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整理活动的成果,加以精心的编排发布,是一项更重要、效果更持久的工作。一定要重视新媒体的运用,特别要重视网络这个工具。在网络上,不管你是什么规格什么性质的媒体,信息的发布和流动是扁平的,面向客户群的机会是均等的。现在的“新人类”出门旅游,往往会先上网做一下功课。网络上的信息发布越详尽,对游客有吸引力越强。现在各个镇都配备了许多大学生村官,这一拨人年轻,网络知识丰富,应该动员组织他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鼓励他们在官方网站上开旅游专题,开设官方及个人的博客、微博。在做推广宣传的时候,事先最好有个统盘的策划,分阶段分层次,针对游客的心理,围绕大堰乡村游中有比较优势的兴趣点来做。只有自己不遗余力地说,借别人的口巧妙地说,才有可能努力营造出一种氛围来。
 
  乡村游是今后若干年中方兴未艾的旅游新业态,发展大有潜力,但也是最难入手的行业。这其中,求新、求异是关键,同质化是最大的顾忌。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人,都会在乡村游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得出不同的观感,我的想法也纯属一己之见,只供相关人士参考。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