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增长速度探底带来的启示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速度逐步加快,GDP增长速度在全国名列第三。相对来说,作为全国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典型发祥地的温州,其经济增长速度的探底显得特别令人费解。

  今年来,温州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不断下滑的态势,2003年7、8两个月连续在省内主要城市排名中倒数第一。据笔者可以查到的几个数据显示,1-8月全省现价工业销售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8.4%,而温州市仅为20.1%,与最高的金华33.1%相比,低13个百分点,比次低的丽水市的22.8%还低2.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入全省平均增长45.5%,温州市同期只有16.2%。这不仅引起了温州地方政府以及浙江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也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有专家分析,温州经济增长速度探底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它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异常缓慢,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产业链局限在温州人圈子里,有人把温州经济形象地叫做”温州人经济”,传统的产业已经做得非常精到,温州人要想挣钱,只要依靠地缘、亲缘关系即可低成本地进入,缺少拓展其他产业的动力。二是温州的许多干部都在参股从事第二职业,这种现象普遍之后,就有可能对本地的产权实施地方保护,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外地的企业、资本包括外资进入温州非常困难,致使外资进入整个温州的数额基本为零,在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开展的招商引资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温州基本上没有在引进外资上取得什么进展,随之带来的是新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无法普遍得到提升。同时,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政府的保护,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纷纷到外地寻求发展空间,致使大量资本外流,固定资产投入乏力。温州市的统计分析也承认,“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经济指标增长起伏不定,水、电、土地及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轻工业及规模以下企业增长速度未达到应有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回落,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制约我市经济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不少新亮点还在继续创造中,不少新贵企业已经走上现代企业发展之路,在这些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现象正逐步减少。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广大中小企业,并且经济的主要贡献者来之于中小企业的区域来说,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下挫,不能不怀疑其内部机制肯定出现了缺陷。从专家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内在动力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正是温州经济增长速度探底的主要原因。

  静观温州现象,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四点启示: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温州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其传统的商贾文化渊源、精明的头脑、勤劳的人民,取得了发展先机,向世人显示了其充满活力的一面。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再有活力的东西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就有可能被时代抛在后面。同样,或许今天落在相对比较后面的地区,如果一开始即从较为先进的战略高度上起步,走健康的发展道路,依靠先进发展理念和先进发展机制的后发优势,后来居上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要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随着加入WTO,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拓展,在现代,如果还抱着传统的观念,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么其后果不是死路一条,路也基本是越走越小。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永远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不从自觉的角度重视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那么其发展可能会呈一时之强,不可能现长久之功。

  第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赖于规范政府行为,打造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应该是社会诚信的基础。要稳定政策,规范行为,对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一定要参照国际通行惯例进行,不可为一时之快,干长痛之事。

  不断地吸取兄弟地区的经验为我所用,这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重要方法。这些经验,有的确实比较先进,也有的可能在彼时彼地比较成功,但已经适应不了当今的形势,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念上,我们一定要注意扬弃,努力创造适合奉化经济发展实际的、具有长效功力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发展经验。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