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提要】这一天,在八角楼台、黄洋界及博物馆进行现场教育,晚上听课唱红。
 
  3月13日
 
  似听到雨声,醒来,一看,5点多。起来朝窗外看,地好象是干的,回头又躺下,等叫早的电话响起,再醒来时,7点多了。
 
  8点出发,今日上午的现场教学点的是茅坪八角楼,前晚看了资料,知道这是毛在井冈山住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而且小学时就有“八角楼的灯光”,所以,对这一名字并不陌生。
  
  车到八角楼景区停下。教员给我们讲“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毛在这个叫八角楼的地方写过两篇文章,一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为《井冈山的斗争》。这是他对中国红色革命的阶段性总结和对未来的设想,按照我的理解,他在那儿首次提出了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观点并付之以实施,进而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路线,同时也是中共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要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的首次实践。
 
  八角楼前面,有一个谢氏慎公祠,祠堂进门一个大厅,保留着当年会场的场景,在这里召开过很多重要的会议,会《井冈山》电视剧中湘赣边界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一些场景就在这里拍摄。后面是八角楼才是我们参观的重点,这是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房子昏暗而陈旧,到了二楼,看到屋顶中央有一八角形天窗,原来八角楼是因此得名的。毛当年就住在这个房间里,一些重要的文稿也是在此起草而成。里面的许多陈设,据说都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
 
  离开八角楼,来到黄洋界。黄洋界是井冈山的重要哨口,地势险要。天灰蒙蒙的,在黄洋界往下看,下面的深谷深不见底,远处群山的影子隐隐绰绰地奔来。就我这个不懂军事的,也应该知道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隘,军事地位非同小可。如今太平盛世,这里也是个观景的绝妙去处。黄洋界发生过“黄洋界保卫战”,这场战斗发生在朱毛会师于井冈山之后的1928年8月30日,史说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曾赋诗:“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因此声名尤盛。
 
  在黄洋界军事前哨,我看到了传说中“炮声隆”的那门炮,看上去丝毫没有诗中所说的气魄。黄洋界没有失守,但是通过其他小溪,井冈山还是被攻破。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数百人,怎么可能守着那么一大片领地?
 
  黄洋界上有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为纪念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而建。有关这座纪念碑,教员给我们介绍说,竟也几经存废。纪念碑初建于1960年10月,当时为木质结构。1965年冬,重新修建为钢筋水泥结构,上有朱德题词。“文革”期间被炸毁,原址上新建了一座“火炬亭”,林彪题写“黄洋界”。1977年,炸毁“火炬亭”,重新竖起钢筋水泥纪念碑。现碑高12米,底长4米,宽2.8米,正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手迹。竖碑的前面还建了一个横碑,横碑高6.96米,底长10.94米,宽2.6米,正面是毛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手书“黄洋界”三大字。一座纪念碑,折射出中国政治舞台的起起落落,也折射出历史的真实性其实全掌握在政要们的口中。我们都记得,文革中,朱毛会师还曾被改成毛林会师呢。
 
  下午的现场教学路程比较短,先是参观学院的陈列室。井冈山干部学院建校仅七八年,没多少历史可说。接着去学院所在的这个叫茨坪的小镇上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这座博物馆与学院处在同一条大街上,离我前一天晚上散步折回的地方,其实也就百八十步的差距。据介绍,最早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开放,我眼前这座则是2005年开建,2007年建成的新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看上去规模宏大。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基本展厅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照片2000多张。博物馆已经用上了声、光、电、多媒体等陈展手段,相当现代。里面陈设的许多文物是原物,比较珍贵。
 
  距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有个茨坪革命旧址群。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茨坪,在这里居住。1928年7月至1929年1月,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重要机关的驻地,中共井冈山前委、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军械处、军官教导队、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先后设在这里,朱德、陈毅、彭德怀也曾在此办公居住。当年红军到这里时,茨坪还是一个依山而设,仅百余户居民的小村子,村民均姓李。当年恢复红军旧址群时,这里的村民都动迁到了现在茨坪最繁华的天街一带安置,所以,教员说,最早的茨坪人,现在都是这儿最富的。当年支持过红军的后人们,终于享受到了革命果实。
 
  晚上在学院内观看电视片井冈丰碑,一部由学院与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电视片,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接着开展激情教育,唱红歌。一连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映山红》、《学习雷锋好榜样》、《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走向复兴》等七首歌。9时半方歇。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八角楼的谢氏慎公祠。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祠堂进门一个大厅,,在《井冈山》电视剧中有这个场景。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八角楼外景。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八角楼因这个天窗得名。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巧遇袁文才的女婿在谢氏慎公祠卖有关袁文才的书。我买了一本。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远眺八角楼,能想到这里有灯光吗?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黄洋界,地势险要。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防御工事。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纪念碑之竖碑。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纪念碑之横碑。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干部学院院史陈列室。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博物馆外景。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博物馆大厅。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博物馆陈列物品。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博物馆办陈列的井冈山地形仿真沙盘。
 
《培训散记之三:八角楼 黄洋界》
  茨坪革命旧址群。

点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