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个净慈寺,名气仅次于灵隐寺。奉化也有个净慈寺,深藏在溪口跸驻片的桕坑村北,与村隔一道山。
据资料记载,这座净慈寺始建于唐乾符六年(879年),初名仁王院,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净慈院,明洪武初改称寺。清末曾大修。1947年又重修,重整寺容。文革期间寺庙成为工厂。1980年复寺,数年后,寺容初现。现寺内有房舍百余间,总占地约有45亩。在奉化,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六个寺院之一,也是目前市内占地比较广,建筑规模比较大的寺院之一。
从江拔线公路往西拐,经过一段狭小的公路,爬上一个山口,经一牌楼式山门,即进净慈寺。寺坐西北朝东南,前有一面积不小的放生池和广场,沿中轴线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最后还有一排平房,共四进。两边各有两排厢楼,北边厢楼有罗汉殿,三圣殿,南边有地藏殿。
寺院的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五开间,进深17米,宽13.7米,双层,正殿建于上层,下层为膳堂。据说膳堂中有两口冷水井,水质清冷,可惜未注意。
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主席林森在游览净慈寺后,曾题有“佛国有缘”四字,此匾现存寺内,因未碰到住持,没看到。清里人、书法家萧汀题的“九曲名山”则还挂在天王殿的门楣上。
寺院连接各个院落的回廊、圆形门洞众多,在寺内漫步,可见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说这是一座很显庄严法相的寺院,一点也不为过。只是现在看上去,香火不够兴盛。从天王殿进入寺院,几条不常见生人的狗,就凶狠地对着我叫了好久。
山门。
进入山门后可见到寺院全貌。
寺院的结构还算对称。
第一进天王殿,上有“九曲名山”匾额,清里人所留。
天王殿后的院子。
大雄宝殿。上层为正殿,下层为膳堂。
大雄宝殿后面为法堂。
法堂后为一平房。
北厢楼的罗汉殿。
罗汉殿内。
同一侧厢楼上的三圣殿。
南厢楼的地藏殿。
地藏殿内。
各殿之间有墙、门相隔。
曲里拐弯,方显神秘。
厢楼回廊。
厢楼有两排,中间的走廊。
雨中的寺院更显禅意。
雨丝飘飘。
【寺庵记之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