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晦溪村

《溪口晦溪村》
  
  30多年前,我离开老家,到溪口上中学,当年才15岁。暑假的时候,学校对我们这批来自九个公社、基础各不相同的50来名学生,进行了半个月的补习。头天上课,我的同桌主动伸手向我问候,问我是哪里人,我告诉他后,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红溪村人,接着补充说,红溪村过去叫晦溪村。他一说晦溪,我就知道了。这村离我老家有几十里地,虽然从没去过,但是在亲戚和隔壁邻居中,许多人跟晦溪有各种各样的渊源,所以对这个村名,我并感到陌生。
  
  文革结束后,红溪村这个很有革命色彩的名字被改了回来,这个村重新叫晦溪村了。1996年,晦溪村的小学校长有段时间经常找我,要求给他们的学校一点支持。记得那年我经过运作,给他们送去了一批电脑和学习用品,并借这个机会,与十来个同事一起去他们学校走了一趟。那是我第一次踏上这个村的土地。由于主要的目的地是小学校,因此,对整个村的观感,记忆并不鲜明。也许是由于夏天的关系,现在回想一下,只感觉村里人挺多,村子活力挺足。
  
  第二次去这个村,是8年后的2004年12月。那时,刚开始喜欢上拍照,每到双休日,总是呼朋唤友去乡下乱窜。去的那天,是个冷空气刚降临的清冷冬日,不过阳光很好。我们早上从市区出发,中午在斑竹的小饭馆吃饭,午后先到蒋介石的外婆家,接着就流窜到了晦溪村。从斑竹到晦溪,一路进来,路两边都是连绵的高山,到了这村所在,发现地域忽然开阔了许多。村口有一座木质廊桥,桥头一座类似城门的建筑给人记忆深刻。过了这门,可以看到桥下的溪水清洌,村依溪而建,青山环抱,安详宁静,令人向往。
  
  进了村子,我的感觉,与8年前相比,晦溪村明显冷清多了。村人们或在村中一块空地上劳作,或在自家门前晒着太阳闲聊。在村巷中穿行,偶遇村人擦肩而过,友好地对我们笑笑,那一年,村里的学校大概已经撤了,我8年前打过交道的小学校长,据说已经退休,在溪口居住。我的同学们自然都去了外地。因此,在村里我碰不到一个熟人。午后村子的各个角落,都是静悄悄的。
  
  这以后,去过这村数次,只是多都没有进村细走。一晃,又是8年过去了。今年上半年,听说这个村列入了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我的亲戚说,村里将要拆旧房,建新型住宅。我想像不出在这大山深处,是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的。于是在6月初的一天,独自一人驾车去探个究竟。
  
  村口的那座廊桥依旧。进了那座门楼,看到有村民在整治溪滩。门楼旁边一座小庙正拆了重建。到了村中最热闹的那块空地处,发现旁边的房子已拆了一大片。问一个正在家门口劈竹的老汉:你家没拆着?他答说没有。又问这里将来要建什么房子?他说不清楚。
  
  我找到了村办公楼。进到里面。看到有村民在拆窗户的铝全金窗框。问他干吗,他说刚建了两年的村办公楼又要拆了,太可惜。原来村办公楼那一片也纳入了改造区块。
  
  村小学的所在地被我找着了,那儿已经改成了敬老院,装修工作也在进行。学校后面,又发现一座新庙,庙不远处,有一座耶稣教堂。这些建筑所在地,原来都是学校和供销社的房子。可见这一片原来是村最中心的地方。
  
  那次去,只看到了拆迁的现场,还看不出今后的改造方案,心想,这儿没一两年,不会有多大改观吧。
  
  前不久,有前同事来我办公室,说刚去过晦溪,那个变化,可大了。我一听又来了兴趣。于是在距上次造访4个月后,约了朋友再次去了晦溪村。
  
  这次去,眼界可大开了。还没到村口,已看到远处的廊桥桥身被油漆一新,门楼的主色调是耀眼的白色。进了门楼,见溪边公路铺上了崭新的柏油;路边的护栏洁白整齐;溪流中建了几道拦水坝,过去湍急的溪水,成了湖水的样子;门楼旁边的那座庙也快大功告成,外墙深红锃亮;公路沿线的房子外墙也一色雪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啊,这个词不由自主地从嘴巴中蹦了出来。
  
  跑到4个月前被拆的那个地段,更是让我彻底傻眼了。我不认识这地方了啊。一幢崭新的村办公楼拔地而起。旁边有数幢新住宅还在建设。前面那一片过去感觉并不宽阔的地方,临溪一边突然冒出了一个广场式公园,而四个月前,这里还有一大片民房啊!
  
  村头有一个村示意图。我看到有一个古碉堡的标记,问村人具体在什么位置。一个热心老汉带我们去看。那碉堡其实是一座土楼,三层,六角形,堡身是用传统工艺夯成的泥墙。下面两层有射击孔,最高层是开放式的瞭望台,有半人多高的女儿墙——这架势,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设施。登上三层瞭望台,马上看出了这碉堡的奥妙所在:它位于村中最好的位置。从瞭望台四顾,可以看到村中的每个角落和四面来路,这设计太精巧了!问热心老汉这碉堡的来历,他说不清楚,反正是“解放还没来的”的时候建的。碉堡土墙上斑驳的裂痕,证明老汉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我疑心自己来了那么多次,怎么从没注意到这个建筑过?老汉说,这碉堡的顶,是最新加上去的,老的已经坏了。我们注意到楼内的楼板虽旧,但比较完整,上楼的楼梯下面的水泥台阶似乎刚刚浇铸完成。估计这碉堡在维修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居民们房子拆下来的老料,看上去,修旧如旧的效果挺不错。
  
  晦溪村处于奉化与余姚、嵊州三县交界,四明山中心地带,周边大山连绵。上个世纪前半叶,跟我老家一样,这里天高皇帝远,确是兵匪横行之地。那个时候,有实力的村,都由村中乡绅出面,组建了农民自卫组织。这碉堡,无疑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
  
  晦溪村,大概有600来户村民,是这一带村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大村。因此,30多年前,村中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和学校等公共施设一应俱全。如今青壮年人口多迁到城镇谋生计,在村中留守居住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的公共设施都已经消失了。我有心注意了一下小学校改建的敬老院,发现大门紧闭,透过窗户看进去,里面空无一人。不知道是不是还未启用的缘故?
  
  再次在村巷中穿行,发现除了那一片正在改造的地块外,村子的其他地方仍然是原来的模样,有些地方甚至更破。只是在面向溪边的一面,弄堂边缘的墙壁一色被刷得粉白一片。我估算了一下,正在改造的那块,只占整个村面积的十分之一。村里改造的资金,我看到两个版本,一说是2000万元,一说是800万元,全是政府补助的。看来,要完全实现这个村子的“美丽乡村”计划,投入的资金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要记一下的是,晦溪村与邻近的应白、大鸟和箬溪等自然村组成了一个新的行政村,这个行政村的名字叫明溪村。很有意思,明与晦的意思,一亮一暗,正好互补。
 
  第一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2004年12月的村貌。
 
《溪口晦溪村》
  2012年6月的村貌。
 
《溪口晦溪村》
  2012年10月的村貌。
 
  第二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2004年12月,村口的桥,这桥叫金山村,门楼叫金山亭。
 
《溪口晦溪村》
  2012年6月的桥。
 
《溪口晦溪村》
  2012年10月的桥。
 
  第三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2004年12月,村中热闹的一块空地。
 
《溪口晦溪村》
  2012年6月,同一块空地,后面的房子拆了。
 
《溪口晦溪村》
  2012年10月,4个月前的同一个角度。
 
  第四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2012年6月,同一块地方的另一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2012年10月,同一个角度。
 
  第五个角度:
  
《溪口晦溪村》
  1996年7月,我们在学校门口的合影。
 
《溪口晦溪村》
  2012年6月,当年合影的学校大门口。
 
《溪口晦溪村》
  2012年10月,学校改造的敬老院已经完成了。
 
  古碉堡:
 
《溪口晦溪村》
  样子很有架势。
 
《溪口晦溪村》
  顶楼的瞭望台可看到村子的每个角落。
 
  村巷:
 
《溪口晦溪村》
 
《溪口晦溪村》
 
《溪口晦溪村》

《溪口晦溪村》

点赞
  1. 小单说道:

    无意中在百度搜索我的老家,我的小学,居然在你这里看到了这么多图片,谢谢你!三年没有回去了,决定这个周末回去看看。还有其实我还很担心村里面的领导把原来那种原汁原味的风格给破坏了,又一次去德清“裸心谷”度假,我真的非常希望他们也能去看看,所有的房子外立面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然后内部进行了高档装修。愿意和你探讨,有兴趣加我qq21720264
    [reply=大道,2012-11-02 10:34 PM]你回家看后应该更有感想,呵呵。欢迎交流。[/reply]

  2. 云水心说道:

    看到古碉堡描述,想起大连 旅顺日俄监狱,这座牢房建筑呈“大”字形放射状,每层牢房都是并列两排,三 面牢房的连接处设有看守台,看守可同时监视左中右三面牢房,视线非常好,当时我站在看守台感叹:这设计太精妙了!
    [reply=大道,2012-10-28 01:09 AM]没打过仗的不知道地形的妙处。[/reply]

  3. 沈红说道:

    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切,一个村的变化有你这样记录着,真的是宝贵资料啊!
    [reply=大道,2012-10-24 01:00 AM]感觉走得太快了点。[/reply]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