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lign]
2000年8月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既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也不是哪个伟人的生日,如果不是一件特别的事情,这样的日子跟千千万万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样,湮灭在我的记忆中了,然而,正是因为那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时常让我想起这个日子。
那天下午,我在办公室正常上班,好象是办完了什么事情经过走廊,拐弯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桐照的一条渔船发生了爆炸,已经有人员受伤,还有人没救出来,其中包括消防队员,肯定是凶多吉少。
细问了一下,是一家修船厂,听了心里一紧。桐照的安全生产检查,我半个月前刚刚去过,而且是带队去的。对几家修船厂也进行了检查,特别对他们说了要注意修船作业安全,其中一家厂的电源开关,因为安装的位置太低,开关箱破损严重,要求他们进行整改,位置装高点,破旧的箱子要修好,以免孩子经过时触摸触电。没想到半个月后,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在好多企业,你去检查的时候他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转身就不管你什么安全生产了。
后来,一家媒体的报道描绘了那天事情的经过:
浙奉渔10097号渔船轮机长陈忠央走进舱底,这里存放着装有柴油机、机油的油桶和气泵,闷热的空间里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油气。陈忠央躬身用潜水泵抽油不慎遇电火花起火,顿时,轰——的一声巨响,爆炸声回响在桐照镇兴峙修船厂的上空。
这是2000年8月3日,午后的烈日里,消防车鸣着尖锐的警笛声冲出奉化市区,赶往滨海渔镇桐照的出事地点。“爆炸了,出事了!”人们争相涌向起火的渔船,火大烟浓,根本无法进入舱内……
烈火在吞噬着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战士们冲到渔船的甲板上,想抢救困在舱内的群众,这时,第二次爆炸发生了。奉化市公安消防大队一辆水灌车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爆炸产生的滚烫的油蒸汽似野兽般团团扑向战士,4个人当场被烫伤,走进舱内的丁开阳和占建军被严重烧伤,两人身上的空气呼吸器被炸裂,丁开阳的左手被碎片击中,鲜血迸溅;在驾驶舱东侧拉水带的一名边防战士周鸿从头部到膝盖被烧得血肉模糊。前来接应的罗忱被热浪猛地推出,从船体上重重摔下,衣服顷刻间被烧成灰片,面部一片焦黑。
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战士们是在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我们的生命啊。”
当黄华东和战士们赶到火灾地点时,10097号渔船已经连续发生了4次爆炸,一次比一次更猛烈,150多公斤的舱盖被掀到30米外的房屋顶上。先期投入战斗的6名消防战士被炸伤,3名协助救火的边防战士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今天的火灾爆炸很危险,大家检查一下,头盔戴好了没有,扑救当中要注意安全。”一路上黄东华频频提醒战友。
4支水枪猛烈射水,阻止火灾蔓延用了20多分钟。这时,知道舱底还有亲人的10多名群众推着搡着,想要挤上船救人,情绪十分激动。
作为消防中队的化工专勤员和火场一号员,黄东华深知情况异常危急。他对化学危险物品爆炸曾潜心研究过,尤其熟悉油品火灾和爆炸,在一篇论文里他表述:“未确定安全时,消防员不能盲目进入危险品火灾现场,以防二次爆炸”。此刻,他觉得爆炸随时可能发生,战斗稍有迟缓,一场特大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应付以发生!“只有我们下船,才能劝回船上的群众!”黄东华、程文庆迅即戴上空气呼吸器,系好导向绳,携带强光灯,与其他消防官兵钻入了机舱。他俩猫腰在浓烟中前进,炸到机舱上的底舱木板让前面的黄东华重重摔了一跤……他俩握住被烤得炙热的舷梯栏杆,一级一级下了10个台阶。底舱积水达40厘米,水温有50多度,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劣质柴油。
这种劣质柴油,它的爆炸极限已接近汽油。黄东华清楚得很,此时此刻,生死只有一步之遥,进一步就是地狱,退一步就是天堂。黄东华和程文庆并没有畏怯,他们趟着水,终于发现已经遇难的轮机长。两人用安全绳绑好死者,正准备叫船顶的战友拉上去时,突然舱底冒出一股浓烟,爆炸再次发生了……船舷被炸断,顶舱的板壁、铁壁轰然倒塌,黄东华倒在血水之中……
这是3日下午的事情,晚上,黄东华的遗体运回奉化,殡仪馆对他进行了整容。其他烧伤的消防队员和群众被连夜送往杭州或者宁波救治,用奉化消防大队大队长的话说,整个消防大队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4日上午,处理善后的工作开始了。由于当年我负责农业、民政等工作,办公室要我去参与全程处理。上午,单位领导向我们通报了3日事件的全过程,此事件造成16人受伤,2人死亡。统计上的数据总是冷冰冰的。
市里组建了“八三”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工作分两路进行,一路是查找原因,作出科学结论,总结教训,展开全市排查。另一路是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员抢救,死者家属的安抚,消防队员的殉葬、追悼,社会稳定,新闻报道工作。会议决定善后工作这一路由我们单位与公安局、人武部一起,配合消防部队一起进行,在奉化大酒店安排有关接待工作。
当天上午,在大酒店与宁波消防支队碰头,支队邵政委提出,追悼大会要按烈士角度考虑举行。
中午,开始考虑黄东华家属的接待问题。消防支队通报了上午的情况,他们介绍说,黄东华老家上海方面,上行7时半,他们已经向崇明消防大队、民政局、人武部通报了情况,随后那边到黄东华家所在地镇政府去,午后与家属见面,带他们来奉化,预计晚上6时左右到奉化。
下午,继续举行接待家属会议,从上海那边传来的消息,家属一行7人已经在路上,包括黄东华家属三人,他的父母和弟弟,还有乡人武部长、民政助理、妇联主任,村长陪同。他们没向家属们说出实情,只说黄东华病了,情况危急,他的父亲因腰椎盘突出,本来想不来了,在他们的鼓动和坚持下,也一同赶往奉化。会议商定,安排大酒店迎宾厅接待家属,待他们到了之后,先在迎宾厅举行见面会,由支队向他们宣布实情。
消防部队经常会有人员伤亡,他们有过接待家属的经验,他们说,一般家属难以接受这个噩耗,因此,接待工作一定要考虑得非常周全,防止出现意外。他们提出,是否当天不让家属去殡仪馆,等第二天早上再安排去。我当即表示这不行,一是不通情理,二是工作可能更加难做。当即,我安排了4名女同志,要求他们照顾好母亲,2名男同志照顾父亲,1名男同志照顾弟弟。我对安排照顾的同事们说,你们要充分考虑到事情的难度,要作今天晚上通宵的准备,晚上之前,可以先休息一下。晚上一定要备足精力。
吃过晚饭,我又打电话给人民医院,要求派辆救护车和急救医生来大酒店等候,并且说了黄东华父母的健康情况,医院院长非常重视,亲自带医生坐镇在大酒店等待。
那边的消息不时传来,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消防支队和奉化市的领导。车到了,我在一楼大厅等候,看到他们一行七人从大厅门口鱼贯而入,全大厅的人都静静地看着他们走过大厅,把他们引入会议室,坐定。我看到黄东华的母亲,一直在用毛巾擦眼泪,口中喃喃念着“东华东华”,眼睛看着会议室里坐着的一个一个人,好象在寻找儿子的身影,也像是在寻找心中的疑问。这样子看了真令人揪心,我暗示照顾他们的几位同时,坐到他们近处,伺机行事。几位女同志看这情景,眼睛早已红了。
支队政委说,你们一路辛苦了。他声音非常低沉,说,昨天下午,奉化发生了一起火灾。黄东华同志在扑火中,英勇战斗,已经牺牲了。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似的紧张。政委的这话一说,他们一家立即低下了头,随即发出了一阵压抑的哭声。这哭声虽然不大,但是在沉寂的会议室中,带来的痛感还是让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了。
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哭大闹的情景,几位女同志只是在旁边低声劝说,陪他们一起流泪。
几分钟后,黄东华的母亲说,路上,她已经预料到了儿子出事了,否则,镇里不会让他患病的丈夫一起来的。她说,她要看看儿子。
马上通知殡仪馆和沿途,搀扶他们一家人去殡仪馆,一切都按事先安排的预案进行。
他们听到亲人的情形,可以想象,在殡仪馆待了一会,我们去做工作,劝说他们回宾馆休息,开始他们不肯,但是看到黄东华的父亲,因为坐了长时间的汽车,又经受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悲痛,受不住了,终于,他们答应回大酒店休息。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在大酒店,我等着他们住下。让妇女主任和他母亲住一间。他的父亲因为腰疼,睡不了席梦思,我当即要酒店方面给他更换床垫。他们全部安置下后,我去看他们,他们竟然对我们说,谢谢你们。这是我们绝对没有想到的。
时间已经很晚了,大概晚10时多,支队政委要我一起,继续商量善后事宜。我请示市里领导,说由我作全权代表,和消防支队一起商量。天很热,人很累,但是再累也只有继续上。
首先和他们一起来的镇、村干部一起进行商量。支队政委介绍说,黄东华入伍两年,曾被评为优秀士兵,是一个好同志。这次事件,公安部长很重视,他有批示,各级新闻单位也很重视,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宣传。
经过和镇、村干部的商洽,初步理出了要和家属商谈的事情,一是火化和追悼会时间,最好定在第二天下午。二是补偿政策方面,尽量往高靠。三是宣传材料以后要逐步完善。四是骨灰安葬的地点,建议送回去安置。镇、村干部也提了,黄东华的家属可能会提出的三个问题,一个是弟弟的工作问题,一个是在家办丧事的费用问题,一个是他的父母的医药费问题。谈完后,我们委托镇武装部长先与家属接触。听一下家属的意见。
大概几十分钟后,镇武装部长向我们反馈了家属的意见:
第一条,他们同意火化和追悼会时间在5日下午进行。这一点家属们没有提任何附加条件。
第二条,黄东华弟弟虚岁20,在家没有工作,要求组织上能够安排工作,需要“农转非”。
第三条,要求在经济上进行一点补偿:他们提出,在老家按照传统习俗办丧事,需要2万;父母身体不好,父亲下岗后经济待遇不好,下岗费还有8个月没拿到手,母亲是农民,全靠种田维持生活,要求补偿2万元;另外家里经济困难,黄东华读书时承担了不少学费,现在建造房子的债务还有1万元未还,要求能够补助1万;另外对黄东华的祖父外祖父一辈,也考虑1万元补助;最后要求对他们精神补偿1万元。合计7万元。
这一数目又大大低于我们的预期,我说,虽然有些项目有些不大合理,但夜已深,不便再请示领导,我就作主了,原则上同意这个数目。
政委接着对镇武装部长说,弟弟的工作问题,需要由部队与奉化市政府向崇明方面做工作。补偿问题房子账目比较难处理,待我们商量后再定。镇武装部长提醒,处理事情要快。
这样,我们原先估计的一些难题,在一个晚上的工作中,基本上都没有出现。事情解决得非常顺利。
全部谈定,时间已经过了午夜,忙了一天,这时显得非常疲劳,到一楼餐厅用点夜餐。席间,镇里介绍,黄东华的母亲以前曾经做过村干部,思想觉悟很高,家里的事情里外都是她作主的,也很坚强。我们对这位平凡的农村妇女所具有的高风亮节,油然而生钦佩之情。
5日下午3时,召开追悼会。这天的追悼会规模和规格都是空前的,公安部长送了花圈,省、宁波市公安、消防的领导及各级政府领导都到场。桐照群众组织许多车辆参加。奉化各界更不用说了。悼念大厅根本容不下,我是在外面听着的。
追悼会后,4时一刻,消防支队再次开会。政委布置接下去的事宜,重点是护送骨灰去上海的事情,要求奉化派员同去,初定7日上午的飞机。政委对我说,看你这么年轻的同志,在处理这样的重大事情上,显得非常镇定教老练,很不简单,奉化方面还是由你护送吧。
我说,这事情我得向领导请示,因为,这时候已经听到台风消息,预计三四天后台风将影响我市,作为负责农业的,我接下去的主要精力是抗台安排了。我的主管领导也说,要去派其他同志去,你不要去了。
晚饭时,政委又一次向市里主要领导提出要我去。领导同意了。
晚饭后,与支队商量行程及安排,决定明天下午2时,我们坐汽车先去上海等候。黄东华的由家属们7日上午坐飞机送到上海。
接着,商定了我们此行要向上海方面说的问题,主要有:
1、黄东华在部队的表现情况;
2、救火和牺牲的情况;
3、牺牲后的各方面的重视情况和善后事宜处理情况。需要带的材料的有:
当地的迅速反应的情况,烈士的表现,公安部长的指示,奉化作出的向黄东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宁波消防支队的决定,追掉大会的悼词及对黄东华的评价等。
4、所在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烈士家属的情况。这时候,已经有医疗机构提出要为黄东华的父亲免费进行腰椎盘突出的手术治疗的意向。
6日下午2时,去上海。路上,消防大队的同志说了这次事故所造成的惨重损失的原因:一是装备落后,扑救这样的事故,应该配备有泡沫消防车,奉化没有。消防队员的防火服也配备不足。二是现场群众情绪激动,场面控制难。三是战斗部署欠当。其实,像这样的情况,消防队员不应该贸然进入船舱去作无谓的抢救,只需要在外围控制火势就可以了。
傍晚,到达浦东机场旁边的川沙锦丽华大酒店住宿。这个地点离机场只有十多分钟的距离。7日上午8点多,我们从川沙去上海浦东机场等候。8点40时接到,出发去崇明。10:45,大石弄码头坐轮渡。12:30,到川沙至黄家。
我们看到了黄东华的家。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家。崇明虽然说是隶属于上海,但由于交通不便,当时岛上的经济并不发达,黄家周围就是农田,主要是种植粮食为主。他家外面看上去装璜得不错,但是从里面看,可以用寒酸两字来形容。家里没有什么家具,墙壁和地面都是水泥抹的,整个房子显得空荡荡的。我们到了之后,家里马上燃起了香烟、蜡烛布置起了灵堂。
当地县人武部部长、镇长们也一同前往,对家属表示慰问,黄东华的父母只是说谢谢组织关心,除了谢谢,还是谢谢,让我们万分感动。
1时,回招待所。按照前两天的安排,我们简单向当地领导交代了情况,提出了要求他们照顾家属的要求,他们答应了。民政局长说,骨灰等烈士称号批下来之后,可以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安置到烈士陵园。经济补偿按烈士对待。家属的困难,当地尽量会关心照码的。弟弟如果愿意当兵的,可以联系部队接收,不能当兵的,可以适当安排工作,具体看家属态度再定。父亲因为年纪大了,工作比较难安排,如果有困难,可以按社会保障的角度给予照顾。同时,他们表示,要加大宣传,号召大家向英雄学习。
3时,我们再去黄家告别,黄东华的母亲走出家门,把我们送出老远,再次表示感谢,并招手告别。
4:15从渡口乘船,8时,回上海市区。住上海。这天,上海的解放日报报道了黄东华的事迹。
8日,出发去杭州,看望了在浙医二院和消防医院治疗的伤员。当时,我们通过隔离窗看进去,看到他们的伤情基本稳定,但是重伤员们还有许多难关等郑他们去闯。
晚,从杭州启程回奉化,11点15分,到家。
9日上午上班,办公室有同事对我说,你回来啦,没被他们扣住?我说,此行,对于黄家,我只有敬佩和感激。
预料中的台风来得慢,9日下午,又投入到抗台了。
那时团市委还专门组织去宁波看了关于烈士的话剧……
建议在桐照烈士牺牲地方给他建个纪念碑
云游四方所感极是
游子:这事亲历不比往常啊
黛眉也记着?不容易啊
这件事估计很多人都记得
非亲非故.只不过是一次公差,事隔六年还记着他,可谓难能可贵也.
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