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峰命名的寺院,在奉化有二,其一是位于莼湖河泊沙村的灵峰禅寺,其二就是在大堰常照村的灵峰寺。
常照村的灵峰寺所在区域,非常生动地昭示了现时代部分乡村的政治生态:寺院正前方是一座英济庙,是常照村的祖庙,寺院右侧是装修一新的村办公楼。三者有机组合,边界不清。灵峰寺刚刚扩建过,我前几年来时,是一座很小的平屋大殿和几间零乱的附属厢房,而今,一座二层新大殿拔地而起,一侧的新厢房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模样。只是,由于由地势的局限。这寺院布局不规整的问题无法回避,规模也不会再有拓展的可能。
灵峰寺的大殿后面,有一片非常有名的古树群,其中有几棵是被称之为活化石的红豆杉,树干沧桑,高耸入云,遗憾的是大殿建设时未充分考虑到大树的安全,两者之间挨得太近,隐患不少,不知道当地的村民是怎么想的。
其实在常照村,真正有名的是坐落于寺院前的那座英济庙的位于村前的福星桥。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有详细介绍。
宁波古戏台:英济庙戏台福星常照
http://www.nbwb.net/info.aspx?Id=8132
与诗有缘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千余年前,在安徽泾县,李白访汪伦时,写下了这首不朽诗篇。而在奉化大堰镇常照村的古戏台旁,又读到了这首《送汪伦》。翻看《连山常诏汪氏宗谱》,原来汪伦是常照汪氏远祖。收藏宗谱的汪老伯今年67岁,是大堰汪氏的第32代。
奉化市地图的外形,像一只俯冲而下的飞鸽,大堰镇就是飞鸽的头部,在奉化市最南端,与宁海县和新昌县接界。流经奉化市南北的县溪,古称镇亭溪,发源于最南端的大堰镇大公岙第一尖,海拔945米。溪流从大堰经奉化城内再向北汇入奉化江,全长77公里,因此大堰地处县溪之源,称县溪为大溪,筑有长达数公里的防洪堰坝,故此地名“大堰”,旧属连山乡。今之常照村紧依大堰,仅半公里,地处溪流曲折处。据同治三年(1864年)编《宗谱》记载,唐代末年战火纷飞,徽州汪氏裔孙分迁奉化及浙南,其中廿二代汪文吉羡慕此地山深林密,水丰土肥,迁入连山镇亭山下择地安家,是为第一代。至北宋崇宁(1102年)第四世汪藻中进士,授尚书郎、翰林学士、封新安开国候。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登位不久的宋高宗赵构闻奏赐御书“江南第一村”,汪氏子孙遂将村名称为“常诏”,意思是不忘皇恩,并在村口建了一座“英济庙”。这庙本是汪氏家庙,供奉的是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被唐太宗敇封为英济广惠王的颍川(安徽)汪氏第47世越国公汪世华,迁入常诏的汪氏建此祖庙尊其为“境主”,与当地山皇、土地、龙王、财神共祀,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做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英济庙再次重修,古戏台柱联写道:“鉴古证今,假笑啼中真面目;引商刻羽,新声歌里旧衣冠。”
福星常照
英济庙朝向源源北去的大溪,溪宽达百米。雨汛时节,山洪暴涨,村旁唯一通向山外的木桥、竹桥全都冲得无影无踪。光绪辛卯(1891年)时,已成为近千人大村的常诏村与附近的善土议建大石桥,费时七年,终于建成长达百米,宽达6.4米的5孔石拱桥,名曰“福星桥”。在大桥和古庙之间的桥亭内立有七块古碑,记载着福星桥的修建功德,其中写道:“窃维吾奉邑南乡有大溪邑,上通宁绍,下通台温,溪面辽阔,水势急湍……苦无津筏。虽有平桥,水来屡遭冲塌。于是邀集乡里筹议,开捐造作,环桥五眼,以便交通往来,自辛卯择吉兴工,至今五载……”福星桥既成,常诏村也改名“常照”,意为“福星常照”。而曾肆虐大溪的龙王,也被请进英济庙,与村民们共享“假笑真声”的戏中乐趣。
精巧古朴
英济庙占地近700平方米,庙门五开间,二间作偏房,因此檐廊为三开间双卷棚,檐柱、月梁、雀替、撑拱都精雕细刻,施漆敷彩。正中悬“英济庙”庙额,字体苍厚有力。村老年协会汪存康先生说是清末著名秀才所书。
进入中门,一堂屏风挡住视线,屏风之后就是戏台、左右厢楼和神殿。戏台在明堂中心,六柱着地。台面宽4.7米,深5.2米,离地1.6米,未设栏杆。在2001年又一次重修,至今漆色尚艳。戏台的屋顶是歇山式小青瓦,仰望戏台顶部四方覆斗,施有漆彩。角科平身八出昂头。台前檐下出头枋与翘角角科组成花蕊状的斗拱承托翘起的檐角,整体造型显得精巧而古朴。
正对戏台的神殿三开间,檐廊之前有四石阶,正面门上挂有光绪四年(1878年)的旧匾额,神殿中心端座的就是英济广惠王,左右列座的神祗都是当地山民曾经寄予美好愿望的民间神灵药王、财神、龙王等。
英济庙朝东,背山面溪,昔日出入村民都必须经过福星桥和英济庙,因此桥上庙外行人不绝。现在公路通入村内,英济庙显然冷落。只有庙内做戏时千人聚集、老幼同乐。庙内的戏文已经散场,而里外的大红灯笼依然红红火火。如到早春时节,庙后数百年前先辈种植的白玉兰花似烟如云。古红豆杉、古银杏抽出嫩枝,装扮御赐的“江南第一村”,那种美景也只有亲临才能感受得到。近年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村前又新建了两座新桥,福星桥被列为“宁波十佳名桥”而受到保护,少有人车上桥。而观光探胜的旅游汽车可直达英济庙前,如果有缘,也可共享古戏台之乐趣。
寺院全貌。
正面看寺院。
大殿内景。
厢房。
寺院后面的千年红豆杉。
站在大殿前往前看,前面的房子就是英济庙。
庙后面紧接寺院。
寺院一边是村办公楼。
村办公楼前的老墙门,看上去很古朴。
英济庙。
英济庙的戏台气势不凡。
村前的福星桥。
【寺庵记之五十八】
没有。我们知道时就是寺院。。不过是庙。现在是寺院的吧。。好久没去了。。
还有灵隐寺呢。。。。竺局有兴趣可以考察一下。。居说和杭州灵隐寺有渊源。。。
[reply=大道,2013-08-13 10:05 PM]http://www.zhuf.net/article.asp?id=1776[/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