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家宏观失控的最突出的事情,就是去年以来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电力全面紧缺。大家纷纷指责国家发展改委(原国家计委)调控失当。因为前几年,全国上下都突然说电力过剩了。因此国家有关部门牢牢把握了电源建设的投资审批关。 据有关资料,原国家计委1998年作出三年不上马新火电项目的政策。有专家评价,这无异于在“七五”以来高歌猛进的电力建设势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八五”期间电力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例为12.09%,“九五”期间这一比例下降为10.40%,2000年下降为7.22%,2001年下降为6.94%,2002年也仅为7.17%。也就是说,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8%的增长的同时,电力建设投入突然中断了三年。就这一点也不奇怪出现电荒现象了:
从这一现象,个人认为有两个因素,还是被国家有关部门忽视了:
一是GDP被低估。GDP被高估和低估现象同时存在,但是被低估的绝对值要比被高估的大得多。这一情况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容易发生。象奉化有好多企业的产值、销售没有报足的,由于许多交易没有发生票据,仅以现金交易形式发生。加上浙江的地方政府讲究的是藏富于民,政府对此也是眼开眼闭。一般不会查根问底。因此这一现象也只能是猜测,到底有多少?依靠现有的统计体系,无法得到证实。
二是忽视了消费升级。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就会突然升级。这是从理论上说的,从实际上看也如此,2000年后,全国房价普遍上扬。老百姓手中的名义财富突然膨胀,消费层次上了一个等级。就拿本人来说,10年前,家里就只有三个电风扇,现在有了三个空调,还要加上热水器、房中灯泡数量也啬了五六倍,昨天我说我们结婚那会儿房子也没有,只有一个床铺加上几个箱子,现在的年轻人一结婚就要大面积套房。结果引起谈者一致笑话,说你那是什么年代呀。我想时间也不过过了十年多一点,但看看现在。农村好多居民也用上空调了,冰箱、洗衣机已经成了“标配”。可见。消费水平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时代可衡量。这个电力需求就不是以GDP的增长可以来衡量的。
在僵化体系下面,出现电力不足,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