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right]attachments/month_0612/d200612110856.jpg[/img] 年初,松岙镇领导要我们代为做一本松岙画册,半年了,有十来次往返松岙,走遍了松岙的山山水水街街弄弄,翻阅了松岙的一些资料。
松岙位于象山港的口子上,是奉化最东面的一个镇。因镇中有一条松溪而得名。再向东,就是浩瀚的大海,是从海上进入奉化的门户。史载,自元代开始,松岙开始设置军事设施。明初迁驻松岙前塔山,嘉靖三十三年(1544)倭寇骚扰沿海,遂将塔山巡检司移至湖头渡,沿海山上隔数里一座的烽火台,有松岙的老人们指着松岙村面的山峦说,那上面还有烽火台的遗址。
有这么好的一个题材,当然是画册的必入资料。同行的摄友夏夏脚功好,多次登临松岙前塔山寻找烽火台。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烽火台上长满了杂草,他多次登山,均因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无功而返。有一次,他甚至出钱请当地农民割了柴草,想拍出一个全貌,最后还是不甚理想。
我这人最怕爬山,几次同去,他们去爬山了,我就在山下观望,心想多上去几个人也就那么回事,有照片他们肯定会拍回来的。这样,一拖就是半年了,那照片还没着落。
到了画册定稿阶段,考虑烽火台的照片难寻,曾想删去了这部分内容。可是,商量来商量去,用来替代的其他内容怎么也没有烽火台有份量。于是想自己亲自去看看,它到底荒芜成什么样子,能不能换个角度看看。
星期六下午,约了同学无常一起去爬这座山。从奉化驱车云松岙得一个多小时。从周五晚上开始,冷空气再度入侵,天气又阴又冷。在镇上停好车,冒着刺骨寒风,找到上山的路,行至山脚下,无常指着山上一下土包说,喏,那就是烽火台。
从山下看,这是前塔山顶旁边的一个次高地。山坡上种满了桔子,冬天的桔林里,还不时可以看到没有采摘完的桔子挂满技头。山下通往山顶有一条水泥路,很好走。我疑心,为什么不把烽火台设在山顶最高峰上呢?
久不爬山,路太好了,紧走几步就有点累。要我们这帮人,不用说打仗,就是逃命,也逃不过人家,要是有战争,就等着挨刀枪吧。不过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这个担心。现在的人们不需要有强身,只需要有健体就可以。装作四处看风景、找镜头,走走停停,总算到了一个主峰下面的岔路口。从这路口往西,上一个陡坡,是通往最高峰的,最高峰上有一个塔亭,是镇上居民休闲锻炼的去处。往东,从一片桔林顶上看过去,有一个貌不惊人的山顶,上面长满杂草柴木。那就是刚才无常说的烽火台,我却是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它像个烽火台。
穿过桔林,钻过丛生的杂乱的灌木,没几分钟到了烽火台跟前。秋冬季节,万绿枯竭,总算可以在横七竖八的草丛树枝间看过几块乱石,可以想象,春夏季节这里植被丰厚,远近都是难辨真面目的。从基座看,当初的烽火台是不是单用土夯成,还是四周用了块石砌成,现在已经难以揣测。找到一个口子,拉着几根芧草,我们终于登上了烽火台的顶。
登临台顶,发现上面是一块平台。上面长满了比人还高的的茅草。台顶不大,不过丈余见方。极目无眺,终于看出了这个烽火台的妙处:往东南方向看,大埠岭就在脚下,前面刚好是一个入海口,来往船只,尽在眼皮底下。回首西北方向,松岙镇区范围也尽在视野之中。往西看,如果烽火台设在那最高峰的位置,显然就有些偏了。原来古代的军事家们,选择瞭望台的位置,竟然也是十分的精准。
我笑对无常说,这个地方挑得真是好,可惜就现在的眼光看,如果敌人进了这个海口,那事情已经非常危急了。也许,那个时候,倭寇也没有坚船利炮。能够守着这隘口,至少奉化一带可以保住平安了。
史载,清代中叶后,海疆平静。大概从那个时候起,烽火台不再被使用。因此,我们见到的烽火台,已经在这荒草野林沉睡了百年,它的倒塌湮灭,也在情理之中。
站在烽火台上,我想,就是这么一个远远看着仿佛只是一个土包的烽火台,见证着奉化先民们拒侮抗暴的史实。也许,这烽火台下的人们,大多已经不知道这一个阶段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事情,但是,我们有必要,通过我们的搜集整理,把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过去曾经记录在案的相关资料,串在一起,展现给世人,让每一个站在烽火台前的人们激昂、深思……
主意打定,这个内容还是要放入画册中,如今它在世上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让他在画册中以现在的面目出现。文物不可复制,历史不可重演,但是人们的顽强的精神,是应该代代相传的。
辛苦了.也许这个烽火台是为了防海盗而设.[confused]
你让我们重温了历史,开阔了眼界。
这个镇也够大了,看上去象原来的奉化大桥了。拍的不错,文章也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