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我的博客中“投稿”功能中发现的一篇文章,是已故黄埔老兵徐大成先生的遗作。2009年10月,我第一次到他家时,他正在起草这个。当时我曾问他是不是想今后印刷,他说:不会,我写下来,以后子孙们是不是留下来,我就管不着了。很欣慰,他的后人们替他保留了。这里照实发一下,以此纪念这位可敬的老先生。
百年失落的回忆—徐家家谱
序文
我的故乡源于杭州郊外的僻野农村,因清黄朝洪杨战乱,祖父单身独汉,年正十余岁超零为求生存而生活避战乱灾难,离乡背井逃离闯奔,经坎坷历程于奉化山隍岺,驻足停留。由方家收留,峥嵘岁月,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座右铭精神,后移居下陈建彻楼房徐明房,在大门的额匾上白云深处。
我的祖籍究源何处
世居杭州即杭县,离省府约三是华里,祝家村和徐家山之间的中间,名为杨桥玲,有条小溪,流过我村旁,潺潺的流水声,引以动听,山欢水笑,风景优美,溪上造座桥,使过往行人便捷,取名为杨桥头,而桥名取代村名,就是我可爱的故乡。
在清黄朝统治洪杨战乱,遭兵荒马乱,为我村恐被殃及灾难人民群众扶老携幼,纷纷避难,避人生之危难。我先祖也别离家园,依依眷恋,泣不成声而流泪。先祖见家成员未见齐集,复而返家,祖父久待未在出来,实不耐烦,乡亲们都远去了,在千钧一发危际只身离井背乡盲目闯奔走了。年幼的祖父只有十余岁超零,从末外出,人地生疏皆是陌生人,无有目的手拎包袱,内装几件寒衣,随着地理环境的漂泊,夜宿昼行,遇慈善者果腹饱肚,庵堂庙宇及土地庙是夜间居住房,经过曲折重叠山岺,渡河过桥,流浪生涯到奉化山隍岺驻足停留成为发祥地。
由省道贯穿的山隍岺村南北整个村茌在道旁造房居住,居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没本村的姓户,百家姓迁入住户,因岺村坡山麓至岺墩建三舍凉亭,即上中下三个凉亭,良善慈者心甘情愿出助草鞋、灯笼。蜡烛使过往行人准时返家,倚门期望亲人归,欢聚团圆庆乐陶,该村每月逢五、十为集市贸易中心,附近村落都来交易海鲜尤为丰盛颇闹猛,人群拥挤,因是宁,绍、台、温产物都肩负运输,往来行人如织。
那年夏目秋初,炎热酷暑时节,傍晚夕阳西沉、乌云翻腾雷电闪光、阴霾可怕,雷声隆隆,瞬间大雨倾盆降临在即,祖父行走奉化山隍岺村中街坐东朝西矮平楼房大雨降临了,祖父躲在房檐下因雷阵雨交加不停地下着雨躲入了屋内,天夜垂暮雨下着不停正于犹豫如何躲入屋的家,这时姓方名世宏,慈祥面容和蔼可亲向我祖父问何处去,雨这般大身子被雨淋湿后危害身体健康快进屋休息,届时人家都用晚膳,方伯母良善慈心笑眯眯的开了口,就在我家吃晚饭吧!祖父自付思量,天黑了肚又饿,饥肠辘辘受着可耻厚脸皮吃了一顿喜悦饱餐,无比欣慰。燃点油灯下座于椅桌,方伯问及何方人士因何到此,问长问短温和祖父的胸襟,祖父逐将实情相告,姓徐名鼎阳,将为避遇祸厄险难闯荡至此经过历程讲述实情,方伯深表怜悯感慨不已。
方伯家务农为本,养有牛、羊猪鸡鸭家禽少持家助手,我祖父年幼厚道诚实精神可嘉日后就住我家吧!由你力能所及干些农活,牧牛放羊砍伐些野柴。问我祖父讲述愿好吗?祖父满心喜欢从此不再过流浪生涯,有了永远定居处干活更起劲,赢得方伯大人的称心如意。团叙他家过着幸福生活无限欢乐。
光阴如流水般过去,一晃数年日月如梭童年转少年,已经长成青年时代也懂事了,和村里人善交乡亲父老们喜悦和睦。祖父无多嗜好,勤劳实干精神,晓得钱积畜崇高目标。
匆匆岁月年岁加码,已是成年,深刻理会做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在友谊深处教知己中虽是外地人,无立身之地单身穷汉都善待护持家贫志气高,经友人介绍娶马氏为室成家立业,有了内助,干活更是鼓励了,置产业开设小店经营买卖生意,因村是省道毕经之途,过往客商繁众,上召肩格下磨脚皮,只要人勤劳能挣到钱,逐渐富裕起来了,树家是育女生子我父出生了,取名品伙又名朝祥。祖父母生育二姑,大姑出嫁了嫁于奉化后谭也生育二子,长子长发次子根发。姑父因病早逝,不幸长发患疾早夭,姑母亦病磨缠身而去逝。根发成家立业于公社化为县检查团来我村检查,特地抽空百忙中挥慰我母(即舅母)有心不忘一脉亲,真挚诚意,相见分外亲蜜催人泪下别离时恋恋难舍。小姑嫁于朱家弄村朱三运为妇也生二子生男一女,小姑患气管炎症,以早殁离世。长子名志标殁于时疫病早夭,小子节标不幸被树枝残枝震伤头脑而夭折,小女出嫁后,家无亲人很少来娘家,而后不知去向,姑父身材魁梧,诚惠忠耿。替大桥直街新泰来南货号酿酒,运行亨通为富商,姑父因单身独汉,店主感恩以酬丰食佳肴善餐食年老忘故。
我父有祖父母悉心培育成长,男大当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今朱家弄朱祖雲母亲为内人,一家人和睦相亲,共同努力勤劳艰苦奋斗精神,那时家产置业已有五十余亩田地,以及山林竹山杨梅山柴树山,经济实力雄厚,可称富裕小康家。
年老的祖父母大人一生劳累过度,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的自然而然的规律不能抗拒,前后相继仙逝。父母悲痛欲绝,后办善事,于墓穴今照慈山麓座北朝南,有石墓碑镌刻徐公鼎阳德陪马氏孺人之墓,男朝祥敬立,地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墓坪上。
经两代人的辛勤节约持家精神,我父智慧超群,才干卓越,富有经商财源经验,从各方面集已有柒捌拾亩地产业及山林等,经济实力雄厚萌发寻根追源,先祖口述的故乡地,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心宽胆壮寻根心切义不容辞立即启程遵照祖父讲述的事实历程向祖奠目的地进行,向徐家山之间杨桥头之行,心急如焚立即启程。由宁波趁夜航,过绍兴肖山县钱塘江山浪庙,过虎跑六和塔,穿钱塘桥,到转塘热闹小镇,再行十余华里,即到亲戚祝家村与祝送松夫妇会晤,隔代避难他乡今日重逢相叙,分外亲蜜是我家至情家人,嘘喧家常事,后忆过往事有今日重逢。
胸有成竹的我父有计划步署,周密细致推敲堂伯形象做事能力、才能魄力,如何情况了解一清二楚,向堂伯(名字志却),要回我家产业地田山产业,多次商协交涉拒不承认,奈何祗向杭法院控诉侵占我家产权,耗尽巨大金钱和心血,精体劳累结果原壁归赵 八亩田及山林,出租给徐家山村徐春泉伯耕种租金于每年清明祭扫莹墓时缴纳。
隔不数年,杭县重新测量土地,其田又被堂伯插上田标,经徐春泉伯来函告知我父再次赴杭,和堂伯交涉,无果,想杭法院控告起诉,经九牛二虎力,要回了自家的产业,乃杭县测量土地天亩圆照昄名一份为凭,保障产权为证。
多次去杭,名闻全国的富阳石灰离我村过山岺至周家铺就产富灰的中心贸易区,我父萌发经营富灰生意,赴富阳周家铺灰厂洽谈,将富灰装盛藤篓内密封,有帆船水运至我村七洞桥上岸,精打细算计机成功,订了合同书,载运我地富灰销售于连山乡白粉壁,董李家独山小万竹、箭岺下一带,都用牲口装运,造纸户作为化学腐蚀剂,将嫩竹砍成青竹筒盛叠池内,灌水加富灰,腐蚀成纤维,造成纸,我父绞尽脑汁智慧动脑将他们制成纸后再由牲口载至我地下陈七洞桥以三帆蓬船运往山东省沿海如石岛等地销售,再购置该地出产贷物,如狼鲞、花生油等满载我地,十分畅销,令我陈三村王民生父王茂阳伯为出海员,负全部责任,这样往返经营生意,获利盛丰后也在七洞桥做石板生意,堆数积佰付给洽丧户,做坟墓时用,不来问讯声,将石板抬去,何时付钱,届时人很讲道德,无窃偷现象。
自从杭地要回田地产业后,我父为殷实的家山隍岺村不能久住下去,想方设法下陈董云贵,银元七佰元,抵押了楼房五间,隔路平屋三间且有天井,足够供我家人口和务农为本的居住,务农家必须修理旧农具,匠工修理农具时场工宽敞为宜去他处场堂,但细致工作周密不善然遭他人妒忌心的抵触,每人都有报复志气不受人欺,我父这时经济能力,估计确有自信力及决心,亦有壮大经济力,就向董家大琨购买园地一块,今建造楼房十三间,屋后披屋五间,天井前园地兄弟分家立业后各自一块,供晒谷和种植蔬菜地,在披屋做牛猪圈,有地灶供酿酒所用,其他经营生意,祇能挣钱的无有不做,如舟山的海鲜如咸带鱼咸力鱼牛骨粉,不胜枚举是我家的盛世,向路东南向方大门额匾上白云深处,说明里面住有人家,这是我家的发祥居住处的家。
在盛世发展的时期做的善益事业,在山隍岺村建造碾子、在马驾桥被洪水冲塌、重建五洞桥及土地堂、在相遮岺造奉海公路、与奉海公路公司协商横穿阴沟洞游杨村坑水可灌溉瓦窑岗靠天田,得到水的灌溉,稻谷丰收农户皆欢乐,以我悉知替人排忧解难行善益事累多。
在烽火连天,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止富阳石灰的经营及舟山海鲜亦停止了,赖自己的家酿酒和种植田地收获维持生计。
峥嵘岁月时过境迁,抗日胜利眉睫,诸备币贬值董云贵抵押的房产巨款来之不易,但末有先见之明而失误,在契约上祇写钞票没言明写上银元和实物价值做比例,以微区的物质代价房屋付之东流,而田亩抵押契地被他人所所取去,深感辛勤艰难所得汗血钱,白费东流而去,叹息不已,我父辈子劳累,心机沥血患上了气管炎症,那时五十超零,子女都已婚嫁,各自成家立业,基本抚养完成自己义务,职责可享受清福,安度晚年,自于盘古天地分破例的天翻地覆闹革命,辛而我家已解放前三年一分家,我父尊拔祭祀田兄弟分到田亩寥微,不合格阶级线上,幸运无可比拟欣慰。
一九五0年土地改革,我夫病卧于床,家夫陈亨品同村相邻时来探望,岳父病情巧遇阶级犯于杏林门,皆犯本村相识友人打招呼于我家夫,脱口而出顺应了而严厉责备家夫,入室后坐于岳父床沿,聊述斯情斯景,我父病情严峻加上精神称重刺激,于一九五0年十二月二十六(农历)响午三时许驾鹤仙逝,亨年六十六岁,葬于墓穴草蓬山麓东侧座北朝南,该地干燥暖和,整日阳光普照,福人福地长眠安息。
我母为夫君逝后,悲痛哀伤,常以泪洗脸,我们众多儿女儿媳孙女,居住整个院庭,由于下辈绕膝的笑语聊述,不感孤独愁凄,照料听从,得到满意欢乐。但病魔缠身时,从不喊声痛说之吭,忍受性湛深,于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五(农历)晚八时许驾鹤西去,哀叹母辈子辛劳,亨年八十六岁。葬于我父合并墓穴,于一九九0 年冬至重修墓莹,碑的联对:不讲山水好,祇求子孙贤。碑镌刻徐公朝祥德陪朱氏孺人之墓,在墓坪上以水泥整平似桌,供奉清明祭扫,置放佳肴,表示后世有人继心意悼念情。恩重如山的方家伯父伯母,亦做先祖同等对待悼念,每逢祭祀节日下辈子孙手捧香烛悼念知遇之恩,我们徐家一颗恩典心永不忘怀,祈悦安息不朽。
追忆抗日战争初,杭州沦陷,徐家山徐春泉伯率三子及媳孙来我处避难,我父给他们解决住 食问题,,他们有一枝之长能做豆腐皮,质优皮薄,销于甬地,生活尚能维持,堂伯子带妇也到我处避难也 给解决生活困境,在抗日胜利在往时,他们都返回自己可爱的故乡,在辞别时,道不尽谢意,就此别离返乡喜悦之情。
考入黄埔军校的我于一九四九年奉父赴杭故乡,时在清明祭扫先祖莹墓,与他们亲密的交谈,收缴田地租金返乡。
徐大成涂写于二00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