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媒体纷纷点评过去的2006年。以新闻人的眼光回顾一年,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因为喜欢摄影,所以特别关注一些图片新闻报道。新浪网将许多家报纸上的图片回顾放在一起,基本上每家报纸都总结了10-12张照片,来说明过去的一年所发生过的事情。上午有空看了一些,发现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一是题材紧贴时代。当今的许多热门话题,都是图片新闻反映的热点,如就业,拆迁,三农问题,灾难,生态环保,治安等。反映社会热点的新闻图片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是着眼细微。许多反映重大题材的照片,着眼点并不宏大。反映一个铁路专线开通,照片上没见反映领导剪彩,机车开进的镜头,而是车窗里的人往外招手,窗外是醒目的列车标牌。说某一个地方生态好转,江水清澈了,也是以竞相游泳的人作为说明。
三是视角独特。今年中非合作论坛一张各国领导人的全景照片得奖,不是按照通常的排排站,而是全景前各国领导人轻松随意的交谈照片。要是正常的拍法,这照片只往报纸上登一下就完事了。如今年一张很著名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新闻照片,反映的是胡连会的情景,按照通常的拍法,肯定是双方领导人紧紧握手的镜头,但这照片妙就妙在双方迈步相对、伸手欲握的一刹那。图片中深刻的涵意得有独特的视角来反映,这是窍门。
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出,要拍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照片,必须做到,第一,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地处偏僻的乡下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一个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重要事件,而且一个重要历史转折,也是由一个一个小事件组成的,所以,有机会应该抓住不放。
第二,一定要敏感。对历史事件的反映,不能按照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全部记录,全面出击,面面俱到,肯定出不了彩。要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先深入研究了解这个事件,力争找出新的有变化的内容,并抓住其中一个点来展开,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关注点集中。
第三,反应要快捷。所有的事件,发生的过程肯定很快。事件发生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可能出场什么样的场景,可能事先较难预料,所以拍时必须做到眼快手快,看到好的场景千万不能犹豫,要立即按下快门。
第四,视角要独特。这个很要紧,照片有没有冲击力,视角是关键。太平的照片是没有人关注的。摄影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反映陌生的艺术,只有观者认为画面陌生,有新鲜感,才能在眼球移动的瞬间抓住注意力。
第五,要注意细微处。有时候拍摄一个场面,光盯着公众人物看,可能不如盯着外围的观众;盯着公众人物在规定时段的程序化动作,不如注意抓住这程序前后所发生的一些镜头来得容易出彩。
说说容易做做难。由于不是专业搞摄影的,白天有自己的工作,外拍时有一些顾忌,所以,要做到这些很难。相信大多数人都这样。但是如果在有机会的时候,默念这面这样内容,可能会有些收获。
当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需要注意这些。有的题材,需要慢工出细活。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另:今天是市人大代表选举日,我被选为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了。
哈哈,各地都这样:)
新年新视角,人民代表为人民。
谢谢大家的表扬。惭愧啊
himmel 何出此言啊?
昨天看了《南风窗》发现自己错过了2006年~~今天,在这里,我再次意识到:2006年的中国,我错失了!!
有理论作指导,实践起来相对容易了些。
分析终结得很好.学习了.
你捕捉的东东都是很有特色的
这个是我们奉化本地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