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儿子大学毕业了。他在大学学的是林学,4年前填报志愿时,他是听了我们的建议报的。当时我们设想,现在学这专业的人不多,而机关事业单位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不少,毕业之后可以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竞争可以不用非常激烈。
没想到,到大三时,他的兴趣突然不在这方面了。他将他的新浪微博的名字,改成了“我想成为特效师”。开始我以为他是开玩笑说说而已,没想到,慢慢的,他在这方面的投入越来越深。假期的时候,经常整天整天的看网上教程。教程多是英语的,也不知道英语学得不怎么样的他,怎么能看得进去,还听得津津有味。还有,打从高中起就没见他好好记过听课笔记,学起这个,我居然发现他还有工工整整的笔记——看来,他是要玩真的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关于他的工作问题,我们认认真真地谈了一下。我鼓动他在今年公务员招考时报名参加考试。他答应了,还去城里买了复习资料。可买回来之后,就发现他压根就没认真看过。每天不是听网上教程,就是不停地鼓捣他的视频特效。做出来的特效还真有点模样。他说,现在会他这个技术的,全国也就几百号人,你不用担心我找不着工作。
我不是不同意他今后从事这个行业,我担心的是他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光学技术不行。我说早知道你要干这个,上大学的时候你得报这方面的专业啊。他说你当现在的大学能学什么啊,不过是关起来养养大罢了。要学真技术,就得靠自已学。为此,我还真替他付过几千元的学费,买了个教程,最后,他说,那个教程的老师说,他是这一批学生中学得最好的,以后可以打折或者免费给他课程,只要他能替老师做些事件。听了他的话,能感觉出他的得意。
4月份,公务员报考开始,学校放假让他们回家准备考试。他去报了名,但仍未上心复习。我问他考试有没有问题,他说没有。直到考前两三天,晚上散步时,他突然说,哎,我发现申论其实不好写。天!我说你到今天才发现不好写啊,来不及啦!考试那天,上午的行测考试,他的时间多出半个多小时,回来说,能做出来的都做出来了,做不出来的只能蒙了。下午申论考试,他的时间居然多出整整一个小时,回来说其中一篇文章写了一大半,发现思路不对,还重写了。人人都说考试时间不够用,他居然还有富余。我说你纯属是去打酱油的吧。果然,发榜的结果是,两门课加一起才108分,而他这个岗位上线的,都在130分以上。前些年参加过考试的小同事说,老公务员必须得培训,特别是申论,没有方法根本考不到高分。怪不得,我儿子说他的一篇文章的思路挺新颖,但据考试过的人说,申论评卷,一看格式对不对,二看材料的运用对不对,然后才看文字写得怎么样。怪不得,他不知道怎么用格式,怎么也不可能拿到应有的分。
其实,儿子不认真备考的真正原因是,他是不情愿去报考这公职人员岗位。他说时代不同了,公务员已经不吃香了,你们俩都是,干了一辈子,干出什么名堂了啊?妻说,儿子大了,自己有主意了,他想出去闯闯,就让他去闯吧,大不了我们再养他几年,实在不行再回来考试。要是他现在就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走,今后可能会埋怨我们的。
想想也对,让他去外面开开眼界也好。我们久居小城,对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深浅,儿子要到外面去闯,一切都能靠他自己了。这些年,他在网络上学习视频特效,结交了不少同道朋友。上半年他就不断向我们通报,说谁叫他去了,哪有机会了。我们听了不少,但没见到他真正行动过。我们的想法是,北京大气不好,生活成本太高,就不要去了;最好的首选地是上海、杭州;要说方便,宁波也行。他也觉得北京不好,但上海杭州的岗位好象不大多,深圳、广州的机会倒挺多。宁波曾经有两个单位在网络上招聘。他去看了看,回来说,人家让他马上去上班,他嫌人家单位太小了,学不到东西,不去。
毕业前最后一次回家是6月初,他说拿到毕业证书,就去南宁拍电影。这让我们大惊失色。南宁我五六年前去过,这城市说漂亮倒也漂亮,但感觉要产业没产业,做传销和贩毒品的新闻倒不少。那年去,见很多年轻人都蹲在大街上给人的手机贴膜,到这样的地方去能让我们安心么?不会陷入到传销窝里吧?于是追问他要去的那些同伴到底是谁,他发了几个链接给我,是他的同伴们以前做过的作品,这让我们稍安心些。毕业证书领回来之后,他说南宁不用去了,人家已经拍好了,现在要去重庆做后期了。我们问他什么时候出发,他说等重庆那个同伴搭好架子就去。这一等,等到了7月初。然后,上个星期,有一天,早上起来,他对他妈说,妈,我决定星期一出发。他妈说,这回真要走么?说完,两人都红了眼。
当然,这情景我没亲见,是妻后来告诉我的。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都要红眼睛,到大学的时候,似乎离家就义无反顾,从不回头了。这回要到外地工作,看来又有点异样感觉了。我的希望是,家中唯一小孩不要跑太远,但不让他跑出去,附近又没机会,还能怎么办?没办法,他订了票,我帮他付了钱。又通过支付宝给他备了点钱。他妈替他整理了行装。星期一中午,开车送他到机场。他挥了挥手,踏上了外出求职的第一步。
不知道他此行的结果会怎么样。前两天看一篇文章,说真正的泡沫还没到,文章的观点是,真正的泡沫是现在炒得火热的“互联网加”,是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从过来人的角度看,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现在的90后,都觉得自己是个脱俗的人才,不说创新创业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儿子的同伴,据说是个富二代,父母创业有点钱,他想出来创业做微电影,搞网络剧。现在做这个的多如牛毛,许多根本就是昙花一现。儿子与他的同伴的想法,几乎都能与这股潮流对上拍子,我的感觉是成功的可能远远小于失败的机率。晚上他到了重庆,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可以,“具体等做起来再看看”。好吧,我们也只能在这边等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