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align]
昨天中午看自己的新浪博客,看到一个题为《红尘》的日志游览量异常增加,访客也多是一些陌生面孔。到新浪博客首页一看,果然,这个日志被推荐到了首页上。
推荐的标题也改成了《镜头中的红尘》,一想,这标题比我原先起的《红尘》要贴切一些。
这张照片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在溪口武岭头拍摄的。当时,溪口风景区内人流涌动。这些年,借黄金周之际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个节日,我总会到溪口去走一走,看一看,顺便拍些照片保存下来。在现在这个时期看起来,这些照片似乎司空见惯,没什么特点,但是难保过了十年二十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后,这些照片会有什么用处。时代的变迁,从影像中更能看出来。
记得那天,这个年轻的出家人,手持一个时尚的小相机,非常活跃地在为似乎是一家人拍照合影。他的形象阳光、充满活力,与印象中的低眉顺目的和尚似乎有很大的区别。在他为别人拍照的同时,我在旁边也悄悄地按下了快门。
拍回来之后,我一直琢磨不透,这几张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如果光是从人像的角度看,这些照片拍得应该不算太差,但也仅是几张人像片而已,似乎少点儿什么内涵。如果是猎奇,倒也是一个题材,不过现在同类的片子已经不少见了。前两天,新浪博客更新,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内容了,于是匆匆忙忙之中,把这几张照片给贴了,下面还加了一段中性的文字:
[font=楷体] 在风景区,看到一个年轻的出家人,拿着时尚相机,给一起旅游的同伴们拍照。[/font]
由于上了博客新浪首页的缘故。这个日志到今天中午为止,浏览量过了70000,评论也将过百。观日志,有时候更有意思的还在于观日志者的评论:
[font=楷体] “僧人的生活,也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这很正常,但我们又何曾有僧人看待人生的那份坦然与自在呢?”
“出家人除了是修行之人以外,跟普通人并无差异.。或许,他是在体验生活吧。这对修行很重要的哦。”
“也许是印象使然,出家人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吗?他们不是应该在庙里念经才对。怎么跑到红尘中享乐来了?”
“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权利,就连佛祖也一样吧!”
“出家人为什么不可以以现代的生活方式来参禅悟道呢?整理端坐诵经伴着青灯古佛,世人多认为出家人的生活本就该是如此,这不过是受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他们的一种误读。出家人同样有发现美好、感受美好、记录美好的权利!”
“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如今佛门不清净,但也难得看他骨清相朗。我喜欢有他的风景,同门中人,善哉善哉!”
“出家人用时尚相机又怎样?高科技带来的美好每个人都可以享用!”
“这位出家人长得蛮好看的嘛~~人家心中有佛,你管人家在欣赏什么啊~~
好!拍得好!”
“出家人怎么了?如今科技发达了,贴近社会,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有什么不好,人家只不过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而已,用的着这么大惊小怪么。”
“僧人的生活,也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这很正常,但我们又何曾有僧人看待人生的那份坦然与自在呢?”
“我佛慈悲!世俗可以污浊我的身,但无法动摇我的心!”
“正常,有何大惊小怪的,没见过世面,什么时代了,还用老眼光看和尚?”
“出家人他还是人,他没成佛也免不了贪婪红尘。比尘世间的人多的是忍。看不惯只是因为我们用苛刻的目光看待他们。宽容点也是做俗世人的道理啊。”
“和尚信佛而不是佛。佛家乃和尚之家。道则为行道,总归人也。人有七情六欲啊,佛家心动体不能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和尚需要丰富的生活。”[/font]
呵呵,看得出,如今这个时代,是个宽容的时代,变化的时代,多元的时代。
五六年前,我也教过一个学生,一个四十有余的和尚——时任岳林禅寺筹建处副住持,在当时私车拥有量极少的情况下,每天他都是自己开车来听课,自己开车回去的。当时我的好奇程度肯定超过他的求知欲望,问“你学电脑干什么”,他说“也是被形势所逼,寺里要做网络、建网站,都需要点计算机知识啊”多有先见,什么概念。
也接触过雪窦寺方丈—— 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学生,学识渊博、口才极好,时时用佛学理论解释这个世界,自叹不如!
由此,我也有点相信佛、命的存在了。
摄眼就是与众不同!
你的照片是怎么上传的?[sad]
我昨晚去看首页的时候没有。:(我的最后留言删了吧。
大道果然好摄善摄,那边厢《方桥夕照》刚被《都市快报》引用,这边厢《红尘》又荣登新浪博客首页,好事频登门,大道非凡人,一个字,强;两个字,很强;三个字,非常强;四个字,无比之强;五个字,实在是太强;六个字,强得不能再强……
看着这些评论,我想起了三年前考驾照:尼姑也考驾照,居然跟我是同一个教练!路考考了二次没通过,第三次还准备贿赂考官,我当时傻了,尼姑比我们懂世俗! 恭喜大道!
出世与入世是一样的,只要心里还存念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