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祠堂位于溪口镇董村上堡,前临筠溪,面对棋盘山,后为调羹山。听说宁波晚报曾经登过,说这里有浙东第一戏台,非常有名,所以很想进去看看,可惜数次经过,都是大门紧闭,不得而入。今天到了门口一看,还是如此。
从门口看,上面高悬竺氏宗祠四字。风格与我老家村里的没什么两样。
从年久失修的大门上找到一条缝,往里一看,一道太阳落下的强光正洒在庭园和一根贴着白纸的柱上,那戏台的柱子和台边的围栏清晰可辨。
往右一看,右边厢房门口一行粉笔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写着,有事可以找谁谁谁拿钥匙。这时门口经过一大嫂,问她能不能进去看看,她说她去找门上写的这名字的人,请他来开门。
趁等钥匙的时间,再打量一下这个祠堂的山门。
祠堂坐东北朝西南,山门宽五间,硬山顶,前有石质石阶。
名字写在门上的人找来了,很年轻,叫得出我的名字。钥匙也拿来了,却打不开,又去找了一个老者,老者一看,说这锁不是原来那个锁,让人换了。我打趣说,是不是又文化大革命了,村里的权让人夺了,改换门庭了。那个年轻的找来一把钳子,一把把锁拧断了,门终于打开了。
进得门来,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浙东第一戏台。
戏台面积12.6平方米,为四柱歇山顶,四方形。
据本地老人介绍,这个祠堂最为精华的是这个戏台的藻井。藻井为左右手,变螺距、螺旋叠拱、球面薄壳(俗称鸡笼顶),结构巧妙,工艺非常精湛。这也许是被称为浙东第一戏台的主要原因吧。
藻井顶端有一铜镜,是为了让唱戏的声音更为宏亮而设,古戏台都这个物件,可惜近来看过的许多戏台,这个物件大多已经遗失了。这个藻井的中央虽然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村里人讲,那铜镜还在的,不过是因为生了铜锈,看不出来了。我在下面吼了一声,听上去好象有点煞有其事的感觉。
今天见了文保所的几位专家,谈及此祠堂,他们也说,经过宁波专家考证,这个祠堂的精华就在于这个戏台的藻井,工艺之精美,的确在宁波地区不多见。
看一张这个戏台的半近景。其实戏台也是年久失修,破损还是比较严重的,台边的围栏只剩下一边了,台上的地板踩上去也是吱吱作响。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一下大殿。古建祠堂的大殿也是硬山顶,通面宽5间,进深也是五开间,梁架桁条雕刻较为简朴,仅见卷草纹浅刻。与戏台相比,这个大殿可以说是比较简陋了。
但是与其他好多乡间祠堂明显不同的是,这个祠堂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匾。
“听彝堂”这三个挂在正中的大字,标明了这个祠堂的堂号,什么意思我也讲不出,乡人一般管这个祠堂叫上堡祠堂,稍通些文化的叫古建祠堂,看到了这三个字,我才明白,原来奉化市里二十三个文物保护点中,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听彝堂”。
看到这个落款,我们之中有一个开玩笑说,去了下面一个康字,那这块匾不得了啦。其实上面那个“孙”字,是题匾人对自己的谦称,文康两字应该连在一起,便是题匾人的名字。看来原来的这块匾已经找不到了,只好由现代的文人来题写。这个文人在村里也算是个大名人,他30年代毕业于武岭学校,解放后在供销社工作过,后来在乡间做过漆匠。我在另外一个关于董村美利闾门的贴子里有过介绍。
村里的名人不少,大大小小的匾中肯定包藏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可惜村里人无从谈起,从仅存的匾文中也无从考证。唯一个“理学名宗”匾,都说是皇帝为了为了表彰竺氏的祖先竺大年,赐给竺姓人家的。
竺大年,北宋学者,是沈焕的入室弟子。他专心研究《礼记》,著有《礼记订议》。曾经为太子太傅,也就是皇太子的老师。据说他性格行为既严肃又庄重,长于说《礼》,乡人都受他的感化。
竺氏宗谱记载,自古以来竺姓弟子精于读书。竺大年为七世祖,为太子太傅,理学代表人物。九世祖竺津在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中进士;二十七世祖竺增奇、竺陈简中举人、解元。奉化市志记载,奉化最后一位中进士者,也是董村人,名叫竺麟祥,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的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
难得有人开门并陪着看,心想还是角角落落看个痛快。踏着吱吱作响的楼梯,小心翼翼来到后台上,环顾四周,竟然看到许多墙上的题字。
看这块破泥墙上写着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看那字竟然也有三分笔力。更逗的是旁边横梁上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字,上云“三门县某某越剧二团某某某到此演出”。
转到旁边厢房楼上,赫然看到几个棺材横陈,令人头皮有点麻酥酥的。奉化实行殉葬改革已经有十年了,看来这些棺材已经年头不少。看着红漆锃亮的棺材,心想今天运气不错啊。
听到又有人来拍祠堂,住在旁边的好多村人也来看热闹,听他们说,宁波晚报来采访过,后来在报纸上登过,浙东第一戏台的名字就是晚报讲出来的。他们说,祠堂老了,上面能不能拨点钱来帮助修修?我们说,这样的祠堂现在还有不少,主要应该由村里自己凑钱维修保护。建议他们把村老年协会搬过来,由老年人来管理维修,让这宝贵的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
冬日午后,太阳很吝啬地一点点地收起它投射在大殿里的温暖,我们也该告别了。愿这正渐渐没落的乡村文化能够找到它生存的空间,让我们在过去祖先的遗训中找到一点人类繁衍发展的经验。
我是董村人
其中的竺陈简是我的五世祖,竺麟祥是我的四世祖,都是我们家族的。
查了一村二村的家谱没查到。村委几个本家说能确定我们是董村人,就是不知是哪个村。家谱有七大本,没能仔细看。
家谱不是按村分的,是按房号分的,一下子确实难弄清楚。
星期天去了一趟董村
真的?有什么发现么?
我是董一的.[smile]
[reply=大道,2009-08-20 10:01 PM]我也是的,你是哪家的?[/reply]
宁波旅游网上的一篇文章
奉化董村,属溪口镇,依山傍水,看似很普通的一个村落。可就在这一个村落里,居然保存了四座古戏台,那就是它的不同寻常之处了。
我们在村落中的小巷里穿梭,走几步一拐,似乎就可以发现一座“竺氏祠堂”,若不是它们的新旧程度不同,门面装帧不同,真要怀疑自己走错了方向,总绕回原地了。
不能不羡慕曾经以及依然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文化演艺之兴盛,可想而知。或许在特殊时节,很可能你方唱罢我登场,村子里没有一刻的冷落。
名词解释
卵石地坪:用溪滩卵石墁铺于地面,会长出小草。奉化西乡的许多戏台地坪多用卵石。
山墙:汉式古建筑,人字庇屋顶的侧面墙壁形成三角形的墙,称山墙或山尖墙。
昔日神仙宅
悲欢离合演情缘
忠奸善恶结因果
这一首刻在奉化市溪口镇董村四村戏台上的对联,发人深省。在旧时代,做戏不仅是娱神乐人、祭祖的民俗,更是教化道德的场所,多少目不识丁的乡人们,从戏场之中获得了处世行事的道理。
董村3000余村民,700多户,聚居在奉化剡溪之源,九成姓竺,故流经村中的清流名曰“筠溪”。筠乃竹的别称。据《筠溪竺氏宗谱》记载,竺氏先祖本姓姜,初为3000年之前殷商时代孤竹国之君,以国为姓,始姓“竹”,后写作“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祖籍嵊县的竺表恩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中一支从嵊县迁奉化泉口,即今萧王庙镇大埠村。至第六代,竺汝泉一脉迁入笔架峰下古称桃花坑溪畔隐居,称为筠溪竺氏。
自南宋至明清,竺氏遵四明杖锡僧修已赠诗:
昔日神仙宅,
今为长者居。
定须攀月桂,
宜教子孙书。
于是在此深山溪谷亦农亦读,渔樵悠然。数百年中有竺大年、竺天龙、竺祥麟等高中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翰林检讨等大小官职数十名。大村由此又分为四小村,各村都建有祠堂,祠内都有戏台。而地处中部的董二村,有两个祠堂,两个戏台。每到佳节,请来戏班做自己喜欢看的戏文,附近村庄也来共享做戏的热闹,百米长的董村老街形成闹市,溪头街尾散发着热烈的年节气氛。
据成书于1828年(道光八年)的《四明谈助》记载,“奉化桃花坑山筠溪,夹溪百姓多姓竺,凡宁郡诸竺之先皆出此。”
如今因筠溪下游的剡溪建了亭下水库,1986年的盘山公路通入村中,村民多以经营花木为主,五个祠堂毁去一个,还剩四处,即四村的“听彝堂”、二村上街的“永德堂”,二村中街的“明德堂”和一村的“传德堂”。四座戏台地理环境朝向不同,戏台内外构造装饰不同,平时不做戏,都由老年协会进行管理,四座戏台依然默默显示不同凡响的独特风采。
北靠笔架峰
筠溪发源于奉化与余姚接界撞天岗山,自西向东流入亭下湖。董四村居于筠溪的上游,北靠笔架峰,南临筠溪水,祠堂五开间,建在村中最高的平岗上。登上祠堂门口可见脚下筠溪东流,山村居舍鳞次栉比,浓春时节桃李盛开,可望隔溪的二村、一村都掩映在浓丽的花丛中。
董四村祠堂对联写道:
剡源筠溪水源长流清
峪岫桃岩山色永灵钟
祠堂始建于明,历代重修,去年又作了一次修饰,贴金漆彩绚丽。整体由前后二进、左右厢楼、祖堂及天井和戏台组成,占地600余平方米。戏台顶部的S形螺旋娥罗顶藻井,在浙东仅此一处。戏台筑在高出地面10厘米的石板地坪上,由卵石墁铺空余的地面,细草嫩叶,别有一番景致。
戏台宽深各5.5米,高1.7米。据竺文康老人说,戏台是他11岁那年,由当地岩坑村王文伟主手制作,本村竺圣兴漆匠彩画,重修之后原有彩画都重画了,厢楼的彩漆也重刷。在戏台的后场,留有2004年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演《白蛇传》、《五女拜寿》、《红楼梦》的粉笔字。
正对戏台的祖堂五开间,挂了十几块古今匾额。正中挂堂名“听彝堂”。“彝”,是训诲人伦道德的意思。其他如“松筠节操”、“节励冰霜”、“护室颐年”、“理学名宗”等都是清代和民国的旧匾,其中挂着北宋至清代竺氏出过七名进士的名单,可知这座祠堂重建于道光年代,在光绪和民国都曾重修。
躲在深巷里
与“听彝堂”隔溪相望的是近几年重修的“永德堂”,位于董二村上街的溪边。
祠堂五开间,三道门朝东,门廊卷棚顶,雕刻月梁,保持古朴的风貌。进门之后依然是四合院式厢房、祖堂和戏亭。戏台屋顶歇山平角,然而三角形的山墙面西,戏台顶藻井已毁,露出檐椽。今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刚做过戏,数百村民在这里热闹了三天三夜。
由于董二村地处筠溪中段,有300余户,成千人口,故在董二村中街的深巷中,还有一座称为“明德堂”的祠堂和戏台。因祠堂是在清代晚期光绪二年(1876年)建,北墙靠街、南西东三面都是民居,只能在西北角开一道供出入的八字式的墙门,进门之后才知是一座祠堂。
戏台顶圆藻井,同心圆逐层收缩结顶,多年未修缮,也没有演戏,烟熏灰积。戏台檐廊与祖堂相连,更显得光线不足,靠电灯照明。庆祝老年节的标语还在戏台上。戏台下,老人围在一起看报、弈棋、品茶、看电视,悠然自在。
开阔清净处
到达董一村的祠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村民们开始做饭,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不时飘出菜香味勾引我们的食欲。
祠堂称“传德堂”,在筠溪出口处,靠近亭下湖。由于离居住中心区较远,背山面水,故前后都有空间,占地600平方米。
宗祠建于清代乾隆,大门五开间朝北,檐廊卷棚顶,进门后正对戏台的祖堂陈列着百余块历祖历宗牌位,大厅左右板壁书有“忠孝友信”四字,每字高达2.5米,梁上悬“理学名宗”、“佑啓后人”、“望重乡评”等匾。堂内还刻有10余条对联,其中有“万年支派水流东,百代孝慈山仰泰”、“尊祖敬宗孝孙有庆,教诗说理明德维馨”等。
祖堂面对的又是一座精巧的古戏台,台前卵石地坪。戏台宽深各5米,台口高1.7米,台顶歇山翘角、檐下小斗拱承托,天花藻井八角攒尖,又是一番原汁原味模样,现在也作为老年协会所在。据说数年之前也曾做过戏,现在纵然不做戏了,仍然人气很旺,电视机前总是围着老人和孩子,老祠堂依然散放着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同交织的芳香。
这个祠堂现在已经重新装修过了.
[reply=大道,2009-05-26 09:22 PM]是的,我怩已经去看过了。[/reply]
挺!!!!!
过客这个没办法啦,辈份小说明你家人丁旺,呵呵
我又来了~我郁闷 我爸爸说我的排行也挺高的啊 比我小的都还有很多呢.钦字辈的很多人都已经是老头了.我也只有20岁啊.是吧~~过年你有没有回董村啊 我是董5村的 你呢?
看来过客的排行是有些低,比我也小了一辈呢。竺氏的排行,各地排法不同,董村的我也没知道几个。呵呵,有时间查查。
谢谢你啊.你的博客做的不错哦.有空我会过来看看的!希望你的博客也越做越好哦...
他和我一样才20岁我派辈分算起来的话 还得喊他一声"太公"? 郁闷啊.所以我上来查查那个你有没有辈分排行表的?
我爷可能是"圣"字辈的。爷爷的爸是"清"字辈.在上去好象是"商"字辈.在上去好象是"慈"字辈.总共有12个字辈吧..其他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朋友是他说他是"清"字辈的算起来比我的爷爷还大一辈??他的爷爷在董村的那边是最大的老祖宗了,比他大的没了!
今天跟我一个同姓的朋友谈起来辈分来了.他说他最起码可以做我爷爷?我不相信回家就查了查自己的姓才发现了你的竺氏探源.你也是董村啊?我也是哦 不过.我很不确定自己的的辈分.好象听我爸说,我是"建"字辈的 我爸是"钦"字辈的。
怎么不把竺氏字辈 辈分表弄上去啊?
抱歉,等我看到已经快中午了,离老家还有太远的路,碰不到了,祝返乡游快乐!
我祖上是董村上东岩,但父亲30年代就离开家乡去上海。今天陪父亲第一次回故乡,在网上看到你的“竺氏探源”,图文都很美。使我对故乡有了全新的感受,非常感谢。
今天上午我去董村,希望能在古祠堂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