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张老照片反映的是1978年原奉化茶场采用机器采茶的情景。
根据《奉化市志》(1988年版)记载,奉化茶场地处尚桥乡尚桥村。1955年春宁波专署征用耕地8000余亩,建新建农场,生产稻、桃、梨为主。1964年改为西坞果园。次年2月改办奉化县茶场,职工206人。至1973年茶园面积3000亩,次年产毛茶5000吨。1974年建制茶厂,1980年建精制茶厂。1985年起生产出口精制茶。1988年职工613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
在我的记忆中,茶场职工似乎是个很尴尬的职业。原因在于,一是茶场地处偏僻,当时到县城坐汽车也得半个多小时,当时班车少,走路的话至少两三个小时,交通不便,在那儿工作跟在乡下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二是茶场的职工虽属于“国营”职工,但是他们却是“国营”职工中非常特殊的一群,他们的户口不农不居,尽管他们也吃商品粮,但是与城镇居民的界线却十分清晰,调动工作不容易,想改变身份成为真正的城里人,难度跟农民“农转非”一样大。当时奉化有农场、茶场、林场三个单位,同属一个性质,对这个人群,当时有个“三场户口”的说法。三是他们的工作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跟普通农民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当年在茶场,大凡有点门路的,工作几年后都想往外调。一直呆在那儿的,不是当领导的,就是一点门路也没有的普通职工。
跟其他国营企业一样,在上个世纪末,奉化茶场在农产品比较效益长期低迷、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本身历史包袱日益沉重等多重压力下,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存危机。2002年,奉化茶场转制解体。
茶场解体后,茶园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已经退休的职工转到社保统一管理,没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以一次性补偿方式得以安置。他们中的大多数外迁到城镇另谋生路或定居,一小部分职工还留在那儿,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继续经营那片茶园。前些日子,跟过去曾主管奉化茶场的那个局的局长聊天,局长说茶场剩下的那批人生活生产条件非常艰苦,他说无论单位的经费怎么紧张,他都要挤出点钱来帮助他们改善一下条件。我说茶场职工不是不归你管了吗?他说,正因为他们没有人管了,才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否则,他们真成了被这个社会遗忘的人了。这话说过好几个月了,不知道现在事情落实得怎么样,我也没好意思去问他。
茶场虽然解体了,但奉化茶场培育了一批茶叶生产人才,推广了许多成熟的技术。这张老照片反映的机器采茶,就是当年浙江农业大学与省农业厅联合委托的试点作业,当年曾有电影厂来拍过科教片。不过,当年的茶树并不适合机采,那个看上去小小的机器,背在身上非常沉,工效也不高。不过从哪以后,茶场开始注重茶树的改良,1989年奉化茶场被浙江省机械化采茶试验小组定为试验点之一,承接过农业部《茶叶机械化采茶开发试验》课题。1992年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机械化采茶配套技术,采茶功效提高10倍以上、采茶成本节约30%以上。1996年,奉化市95%以上茶园实现了机械化采茶,每年节约采茶成本300万元以上,成为全国最早实现机械采茶的县市之一。1997年奉化市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四化”(采茶机械化、品种无性系良种化、名优茶机械化、产品无公害化)现场会,受到表彰。不过,那都成了过去的历史了。
目前,奉化茶场在地已经成了城东部的一个重要物流基地,未来会在这里附近建设一个火车站。同时,城区通往沿海的快速通道也将从这里通过。有关部门和许多企业已经将目光投向这里,都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建设中有所作为。
从老照片的角度拍摄的场景。茶丛大了,树形更适合于机采。远处,在建中的甬温铁路穿场而过。
老照片中背着采茶机的职工叫陈士君,这是他的近影。当年他在茶场负责茶场的植保工作,在茶场工作了15年。目前在宁波新步云公司任副总经理。
老照片中戴眼镜的小伙子叫吴来明,当年是茶场的技术员,在茶场工作两年之后,调到林业系统其他单位工作。目前在市农林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上班。管理茶场的资产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
奉化茶场的茶园,经过数十年的改造之后,已经完全适合机采。这是2008年秋拍摄的采茶机作业现场。如今的采茶机明显大型化,需5—6人才能操作,工效极高,但劳动强度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