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使千百万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从1977年恢复至今,已经快走过三十年头了。虽然,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一切都在变,而高考,却跟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一样,在相对体现公平公正的同时,却因其僵化、扼杀人的个性、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活力的弊端,而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口诛笔伐。
今年,一个邻居的孩子,考了理科590多分的高分,却在填报志愿这个环节上摔了个跟斗。据说他的第一、二、三志愿都没能上线,第一批录取已经岌岌可危。另外,一同事的女儿,文科考了617的高分,填报的第一志愿也失之交臂。原因都是同一个,今年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大大超过了去年的水准。
昨天公布的第一批录取学校的分数,有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学校,就是复旦大学,录取分数仅比第一批分数高了几分,大大有失全国名校身份。许多做梦也想去复旦读书,却因考得不大理解,不敢去填报志愿的考生后悔不已。听说,就是因为前几年报的人太多,分数太高,今年没有人报了,学校才不得不降低门槛,以求得生源。
我们那时,高考是一根独木桥,千军万马都要过,能够挤过去的毕竟是少数。现在,学校扩招了,参加高考的,上大学的机会很容易获得,关键的是要上一所好学校。所以,高考以后的填报志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了高考本身。邻居讲,孩子考试时,他们也使不上劲,只能由孩子一人独自打拼,他们心里也很坦然的。分数出来了,却搞得全家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填报志愿时,到处打听消息,找门路,关系已经托到了全国各地,如今,却是兜头一盆冷水。全家人的心,比高考前还要烦。
本来高考以后填报志愿,是一件决定个人志向、选择今后职业之路的事情,而今却成了一个能不能上大学的赌博。毕业生在填报时,都在想着今年的录取分数大概会有多少,怎样才能钻着孔子,打着冷门,这样,个人的喜好成了退之又退的事情,可以说,除了极小部分分数极高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外,其他人只能在填报志愿时碰运气了。
今日看到一条消息,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大学校长们也纷纷抨击如今的大学招生制度,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单一模式,已经使社会的神经高度脆弱,大学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学生没有选择权。第一志愿落榜的学生,往往就从这个梯次上掉了下去。他们呼吁,高考制度必需改革。
高考制度要改革,必然是降低统一考试的份量,增加平时成绩的份量,这样的改革,必然会有许多人担心,到时候后门、关系之风会更加厉害。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的制度下,有个特长加分的制度,听说有个小城市,一夜之际就“造就”了许多优秀的国家级的运动员。如果,这样的空子再多几个,在中国现行的文化背景下,老实人家、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还会有希望吗?
如果平时的考试成绩也要计入高考总成绩,那么就必须得多组织几次全省性的统一考试,学生平时为了排名都苦得焦头烂额。每年再加一二次“准高考”,还让不让人活了?国家能够付出这么大成本,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大学校长们看到了问题,每个中国人也看到了,中国的高考制度,你将往哪里去?
今日博客流量重上4万。
深有同感啊!想当年,我也在填志愿这里摔了一个大跟头。现在回想起来还很不是滋味。[sad]pinko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看到了的问题就是不想去改变,这就是现状。
在中国很多事就是这么难做哦!
时代是推进,可惜我们的教育制度一如往昔
今日博客流量重上4万。
祝贺一下:)